文章内容

中国石油四川销售分公司 - 《四川加油报》

老唐“说事”(二十四)

会议新闻写作“三巧”(二)
巧插“会议花絮”

作者:文/唐德彬    
2024-12-16     浏览(49)     (0)

新闻花絮指零碎而饶有风趣的记事报道,是一种新兴的新闻文体,亦称“花絮”。新闻花絮通常从重要会议、重大活动或重大场面中选取几个小的场景、小的情节或小的趣闻轶事进行描述。

新闻花絮的特点有三。一是“趣味性”:花絮报道常常包含有趣的,能够吸引读者的兴趣。二是“精短性”:篇幅较短,通常几十字、上百字或几百字即可完成,适合作为新闻的补充或点缀。三是“灵活性”:文字风格灵活,可以带有更多的个性色彩和幽默感,使报道更加生动。

鉴于新闻花絮在报道写作中的独特作用,因此,在采写会议新闻时,如果将“花絮”穿插其中,不仅能为读者提供更多的细节和故事,有效提升报道的重要性和广泛性,还能增强报道的生动性和可读性。

如我在采写《中国石油“百城万站·扶贫助农”百日攻坚活动在北京启动》这篇会议新闻时,文中就根据主题需要,穿插了好几段会议“花絮”。

一是为彰显此次会议的重要性,我在介绍完会议主题和参会佳宾后,就将一个比较重要的现场场景插在文中:此时此刻,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40多家中央和地方主流媒体的记者,也在启动仪式现场架好“长枪短炮”,记录这难忘的一刻。央视网直播团队还在加油站设立实况直播间,通过视频形式全程直播。

二是为反映此次会议的广泛性,我在文中还将北京主会场以外的,与此次会议内容相关的素材,也以“花絮”形式穿插文中:此时此刻,成都、乌鲁木齐、海口、贵阳等100座城市的10000座中国石油加油站,也在加油站现场和便利店设立了销售专区、专柜,并通过直播带货、昆仑好客APP等网上平台,线上线下集中开展了扶贫产品宣传推介。各省(市区)党委机关报、广播电视台、网站等主流媒体也纷纷聚焦当地分会场的活动实况。

以上两段文字,之所以不叫新闻报道的主体,而列入“花絮”,是因为如果因报纸篇幅限制,没有这两段文字,也是一篇完整的会议报道。但是,在篇幅不太受限制的公众号推文中,加上一些必要的“花絮”,既可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和现场感,还可为编辑配图提供更加便利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