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华中农业大学 - 《华中农业大学校报》

党代会精神“代表说”

2024-11-30     浏览(27)     (0)

中国共产党华中农业大学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强调了以质图强、融创致新战略指引,加快实现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代表们结合岗位学报告、谈体会、话担当,立志为实现这个目标做出贡献。 本文节选自综合整理的文章,其中记录了华中农业大学第十一次党代会的背景、目标和规划,以及代表们对会议的看法和展望。

编者按:以质图强,融创致新。中国共产党华中农业大学第十一次党员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学校加快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提出,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强农兴农为己任,奋力谱写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新华章,为强国复兴和人类福祉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近日来,第十一次党代会的代表们结合岗位学报告、谈体会、话担当,聚焦“怎么看”怎么学”,谋划“怎么办”怎么干”,奋力当好“谱写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新华章”的践行者、奋楫者和奉献者。

第一代表团  张乐代表

作为第十届党代会召开之年入学华农的青年学子,三全育人,五育融通”的育人理念,让我从2019年入学时懵懂稚气,成长为一名拥有“自找苦吃”锐气的青年党员。未来,怀揣全球视野的我们不仅要向上看、向外看,还要向下看,践行“勤读力耕,立己达人”的华农校训精神,用农学专业学生的“接地气”践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回答好“强国复兴,华农何为”的青春问卷。

第一代表团  祝鑫代表

党代会报告深入总结凝练了学校近年来在实践探索中形成的新理念、新举措,并进行了系统解读。尤其是报告提出的“以质图强、融创致新”的战略指引,以及“数智创造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等,展现出鲜明的时代性和针对性。这些体现学校特色和师生智慧的创新理念,不仅为学校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极大地凝聚了师生共识、增强了发展信心。报告还紧扣国家发展大局和重大战略需求,明确了未来十年的奋斗目标,部署了今后五年的重点工作,五个必须”八项行动”十三个计划”五个工程”系统勾画出学校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充分体现了学校的时代担当,这必将激励全体师生以百年树人的战略眼光和百舸争流的奋斗姿态,共同回答好“强国复兴、华农何为”的时代命题!

第二代表团  左波代表

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把“以质图强、融创致新”作为新时期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指引.作为畜牧学“双一流”建设学科的成员,我必须勇担历史使命,追求优质,积极融入数智时代、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为推进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二代表团  高泽霞代表

第十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交流、文化建设等等方面取得的成绩让每一位华农人倍感骄傲、自豪和幸福。新征程上的奋斗目标让我感受到学校党委站高谋远、博大精深,“以质图强、融创致新”战略指引让我坚定了在科研上勇当探路者、开拓者、攀登者的信念,力争在学科发展、实验室建设方面取得新突破。

第三代表团  戴珂代表

党代会报告既全面总结了第十次党代会以来取得的优异成绩,又为新征程学校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绘制了路线图。作为教师党员,我们一定要把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学习好、领会好、宣传好、贯彻好,把党代会精神切切实实转化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以质图强,培养资源环境领域拔尖创新人才;融创致新,围绕耕地质量提升和农业绿色发展开展核心技术攻关,为加快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而团结奋斗。

 第三代表团马文强代表

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不仅总结了过去五年的辉煌成就,还为未来发展绘制了宏伟蓝图。党代会确立的高标准、严要求,如同吹响前进的号角,激励着我们锐意进取、奋发有为。作为后保部的党代表,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务实的作风,全身心投入工作,继续坚持以服务师生为核心,强化服务意识、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品质,努力为师生创造更加便捷、温馨的学习与生活环境。我坚信,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和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定能推动学校事业迈上新台阶,续写辉煌篇章。

第四代表团  彭楠代表

党代会报告特别提到“强国复兴、华农何为”的时代命题,这既是学校的使命,也是每一个华农人的使命。报告要求积极布局农业人工智能+、化学生物学和合成生物学等交叉学科、开展急需学科人才引进专项,强化面向农业与生命科学重大科技问题的有组织科研,为建成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实现“强国复兴、华农有为”目标指明了方向。报告精神激励我继续坚持微生物资源开发,积极开展替代蛋白工程研究,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开拓新型蛋白资源供给途径贡献力量。

第四代表团  陈明辉代表

党代会报告不仅明确了“过河”的目标,而且指导我们如何解决“桥或船”的问题;不仅告诉我们“怎么看”,而且指导我们“怎么干”,为华农人谱写新华章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概而言之,此次党代会报告给我突出的感受可以概括为“六个度”:政治有态度、情怀有深度、视野有广度、话语有温度、理论有高度、实践有力度。同时,从与会代表的发言中,我也深刻地感受到同志们眼里有光,自信勇毅之光;心中有情,爱校荣校之情;肩上有责,立德树人之责;手上有活,强农兴农之活;脚下有路,强国复兴之路。这也让我对华农的明天、对祖国的明天充满信心。

第五代表团  徐强代表

党代会报告求真务实,立意深远,催人奋进。园艺国家战略科技平台的建设,不仅要围绕产业重大需求开展联合攻关,也要在国际舞台上展现风采。跨学科深度融合与国际合作是筑峰两个关键途径,也是推动我国科技平台迈向国际一流前列的关键所在。建议学校进一步支持鼓励跨学科科研教学团队建设,充分调动不同学科背景教师融创致新的积极性,共同推动国际园艺研究中心的高质量发展。

第六代表团  刘进代表

过去的五年是攻坚克难的五年,是守正创新的五年,更是卓尔不凡的五年。回顾这五年,历历在目,感慨万千,倍感骄傲;展望新征程,梦想远大,使命光荣,唯有奋斗。要将回答“强国复兴、华农何为”的时代命题具体落实到“华农华章,信息何为”,对标对表党代会报告,制定好信息学院的任务书、路线图和时间表。

第七代表团  李谷成代表

实践证明,第十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极不平凡的五年,是团结奋进的五年。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新的五年,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新的伟大实践,我们必须要有新的作为。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把学习贯彻落实第十一次党代会会议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牢记初心使命,奋发有为,以质图强、融创致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的新征程中做出一流经管的新贡献。

第八代表团  曾红霞代表

党代会报告凝聚了全校共识,高屋建瓴,激人奋进。我们未来将进一步深刻把握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趋势和要求,以奋进的姿态拓展国际交流的深度与广度,着力提升学校国际化水平。

第九代表团  耿云冬代表

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主题鲜明,党代会报告“以数言说”,务实求真,贯穿其间的改革创新精神、拼搏奋斗精神,令人备受鼓舞。过去五年,学校办学成就所取得的每一项亮眼数据背后,是华农人“拼”“抢”

“实”的奋发身影;未来五年,面向数智时代布局的新举措,体现了华农勇立潮头的奋斗姿态。新号角已吹响,唯有接续奋斗、砥砺前行,为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贡献力量。

第十代表团  付军代表

党代会报告紧扣时代脉搏,胸怀国之大者,政治站位高,成绩总结全,目标定位准,思路举措实。特别是在回答好“强国复兴、华农何为”的时代命题中,明确了始终坚定“以质图强、融创致新”战略指引,加快实现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报告中也提到“数智时代加速了人才培养模式和科学研究范式变革”,作为信息化部门,更应该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和担当,不断强化数智化理念,致力加强数智化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教育教学数智化改革,协同提升师生数智化素养,全力保障数智化安全,为实现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的宏伟目标作出新的贡献。

(本报记者  刘涛  蒋朝常  匡敏  徐行  晏华华  杨正莲  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