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华中农业大学 - 《华中农业大学校报》

2024 油菜基因组育种国际研讨会在我校举行

2024-11-30     浏览(29)     (0)

华中农业大学和湖北洪山实验室主办的油菜基因组育种国际研讨会,有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7位学者参会并作学术报告。研讨会围绕国家粮油安全战略需求,推动油菜基因组等前沿学科与农业实践深度融合,共同探讨油菜基因组学、关键农艺性状基因挖掘等最新进展。

本报讯(记者 刘涛 通讯员 胡文娟)11月 19 日,由华中农业大学、湖北洪山实验室主办的“2024 油菜基因组育种国际研讨会”在作物遗传改良全国重点实验室一楼报告厅举行。研讨会主题为“油菜基因组育种”,来自澳大利亚、德国、英国、法国、捷克和印度等 17 位外国学者以及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浙江大学等国内科研院所和高校的油菜及相关领域 27 位学者参会并作学术报告。全国各科研、教学单位的近 200 名科研工作者、研究生注册参会。

中国工程院院士傅廷栋,湖北省科学技术厅科技人才处二级调研员李斗林,副校长青平出席了 19 日上午举行的开幕式。

开幕式上,青平代表学校向出席研讨会的各位领导和国内外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学校事业发展的各界人士致以诚挚谢意。他表示,本次会议的召开,围绕国家粮油安全重大战略需求,本着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的出发点,将推动油菜基因组等前沿学科与农业实践深度融合,不仅能进一步拓展油菜基因组育种前沿,加强我国油菜生物学研究的国际竞争力,更是对促进油菜重大品种培育,保障我国食用油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希望与会学者在此次会议中深入交流、碰撞思想、分享智慧,共同为科技创新注入新的动力,有力支持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为推动我国油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奉献对地球和人类都健康的丰富食物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的油料作物,油菜对我国食用油供应的贡献比例超过 50%。除作为油料使用外,油菜在蔬菜食用、蜂蜜生产、肥料制备、饲料加工以及旅游观光等多个领域均扮演着重要角色,并且在提升土壤肥力、增加耕地面积及强化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湖北省油菜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张椿雨表示,在过去的 10 年里,得益于高通量表型分析、第三代基因组测序、基因编辑和全基因组选择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科学家和育种家在理解油菜及其相关物种的基因组变异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已经鉴定并利用了负责重要性状的关键基因,同时,许多新的育种技术也被开发出来以改良油菜品种。

据了解,本次研讨会依托华中农业大学国家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油菜技术创新中心举行,是自 2022 年 6 月以来举行的第二届。研讨会为期 3 天,共有“油菜基因组和表观基因组”

种子产量、杂种优势和杂交育种”等 8 个主题。学者们聚焦油菜基因组育种的理论、技术与实践,共同探讨油菜基因组学、关键农艺性状基因挖掘、种质资源创新、育种理论和技术创新、突破性品种培育等的最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