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周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是压力较大的一周,因为大家需要在短时间内复习大量课程内容,并准备考试。为此,本报采访了国际教育学院罗玉梅教师,为我们分享大学生如何以正确的心态面对期末周的压力。
教师简介:罗玉梅,女,中国共产党党员,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讲师,国际教育学院计算机与数据科学系主任。
记者:大学生在期末周面临的最常见的心理压力是什么?作为教师应该如何帮助他们应对?
罗玉梅:常见的心理压力有两种,其一是时间管理压力,期末周通常需要在短时间内复习大量课程材料,导致学生感到时间紧张,如何平衡学业、休息和社交活动的时间成为一大挑战;其二是考试焦虑,学生们对考试内容的掌握程度不确定,担心考试不及格或成绩不理想,以及最终成绩对未来学业和就业的影响。
对于这些问题的应对策略,教师首先可以针对班级情况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优先复习重要内容,并且可以通过学习通平台提供相应的复习策略和建议;其次,为了缓解学生们的考试焦虑,老师们应该在复习进程中鼓励学生关注自己的进步和努力,而非仅仅关注成绩,强调多关心过程,不必过于在意结果;再次,教师应该尽可能在课堂上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着重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鼓励学生相互支持,共同面对挑战。
记者:在期末周有哪些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
罗玉梅:良好的应试技巧和有效的学习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专注、更系统地掌握课程内容,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考试表现。
期末周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利用思维导图来整理和回顾课程内容,帮助构建知识框架。
2. 通过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来熟悉考试题型和难度,同时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
3.与同学组成学习小组,进行讨论和互相讲解,从不同角度理解问题,加深记忆。
4. 用好在线资源如教育平台的课程视频、学术论坛和电子书籍等宝贵的学习资料。
5.保持健康的作息,适当的休息和运动,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通过这些方法,学生可以在紧张的期末周中更有效地复习,为考试做好充分准备。
记者:在期末周如何保持心理健康和良好的情绪?
罗玉梅:首先,我建议学生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避免过度压力;其次,可以进行适量的体育活动,以释放紧张情绪;第三,要注意保证充足的休息和健康的饮食,以维持身体和心理的最佳状态 。最后,可以通过与朋友、家人交流分享,寻求情感支持等方法来更好地管理期末周的学习压力,保持情绪稳定和良好的心理状态。
最重要的是,学生应该认识到考试只是评估学习的一种方式,不是衡量自我价值的全部,要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相信自己能够应对挑战。
记者:在期末周如何合理规划和利用时间?
罗玉梅:1. 根据考试日程和课程难度,制定一个全面清晰的每日复习计划,优先处理最难或最重要的科目;
2.将复习内容分块,每天专注复习特定主题,避免多任务同时进行和一次性负担过重;
3.合理分配时间给不同科目,特别是那些难度大或学分高的科目;
4.使用设立“番茄钟 ”(即设定一个 25分钟的工作周期,之后是5分钟的休息时间,每完成四个周期后,会有一个 20 分钟的长休息时间)等方式来提高专注力,注意要定时休息以确保精力,以及减少电子设备的干扰来有效管理时间;
5. 利用模拟考试来检验复习效果,确保每个科目都复习到位,并及时利用教师的办公时间等资源解决疑难问题。
记者:在准备期末考试时最容易忽视哪些方面?应当如何改善?
罗玉梅:学生在准备期末考试时最容易忽视的方面包括自我健康管理、时间分配的合理性以及复习策略的有效性 。为了改善这些方面,学生应该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量的运动,以维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和精神状态;合理分配复习时间,避免临近考试时的突击,提前规划并均衡地覆盖所有科目;同时,采用有效的复习方法,如主动回忆、教授他人、定期自测等,以提高学习效率和记忆保持 。通过这些措施,学生可以更全面地准备期末考试,减少压力,提高成绩。
记者:在期末周,学生和教师之间如何更有效地沟通,以确保双方都能得到及时的反馈和支持?
罗玉梅:学生和教师之间有效的沟通关键在于建立开放和及时的交流渠道 。学生应该主动向教师提出疑问,寻求指导和反馈,合理安排复习计划,避免在期末前最后一刻才寻求帮助。
而教师则应提供清晰、及时的回复,帮助学生理解难点和重点。此外,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在线论坛或小组会议等形式,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进度和遇到的困难,以便及时提供帮助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定期的小型测验或开展反馈会议,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通过这样的双向沟通,可以确保学生得到必要的支持,教师也能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共同提高学习效果。
(本报记者 李馨蕊 梁子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