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唐山市工人医院 - 《唐山工人医院》

援藏医生张波:在雪域高原守护孩子的欢笑与健康

2024-07-31     浏览(19)     (0)

援藏医生张波在阿里地区日土县工作期间,成功救治了一个仅2公斤的危重女婴,还为当地儿童普及了知识。张波每天在门诊和病房忙碌,尽力做好“传帮带”工作,打造带不走的医疗队。同时,他利用自身优势,帮助西藏地区提高科研能力和医疗技术水平,降低患儿死亡率。


(张敬文)——“大宝、二宝,爸爸要去格桑花开的地方去帮助那里的小朋友。我不在家,你们俩要帮着妈妈,帮着姥姥照顾好老姥爷啊!”

看着年仅 8 岁和 6 岁的两个女儿,张波这个 37岁的男人不禁眼眶湿润了。当他毅然接下援藏任务的那一刻,他的心中没有一丝畏惧,唯有一点遗憾让他愧疚,“援藏工作为期8个月,我不能陪伴自己的孩子,不能帮助爱人照料家庭,而要去遥远的西藏照料那里的患儿……不过,我不后悔,既然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就要肩负起使命的重托,无愧心中的向往”。

——唐山市工人医院援助西藏阿里地区日土县人民医院儿科医生 张波

高海拔高

阿里地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自治区的一个地级行政区。位于青藏高原北部——羌塘高原核心地带,是中国西藏自治区的一个地区级行政区划,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之一,拥有独特的高原自然风貌。

阿里属二类风区,年平均风速在每秒 3.2 米以上,大风频率高达 8 级以上,年大风日数在 149 天左右。年平均气温 0℃,日平均温度变化幅度极大,真正是“晚穿棉袄,午穿纱”。

阿里地区由于海拔高,气候寒冷干燥,全年降雨量相当的少,日夜温差大,阿里的冬季漫长而又严寒。

严重缺氧

日土县位于阿里地区西北部,是边境县之一。全县平均海拔 4500 米,最高海拔为 6800 米。空气中的含氧量连内地的一半都不到,因此被称为“生命禁区”。

医疗卫生条件相对落后

一直以来,河北省高度重视医疗援藏工作。投资 3000 万元用于阿里地区妇幼保健院建设和添置医疗设施;投资 2000 万元建设阿里地区藏医院,建设和改造札达、日土两县人民医院,实施札达、日土两县社会福利院、乡镇卫生院、村级卫生室改造提升项目;选派医疗优秀管理人员、医疗骨干 110 余人次赴阿里地区开展巡回医疗、卫生下乡服务等工作。(以上内容来源于河北日报)。作为河北省第十一批组团式援藏队中的一员,张波暗暗把一个责任装在了心中:在儿科医生缺少的日土县,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帮助西藏地区提高科研能力和医疗技术水平,提升危重儿童和新生儿的救治能力,降低患儿死亡率将是援藏儿科医生工作的一个重中之重。

根据中央、省、市对口支援西藏的工作部署,唐山市工人医院儿科青年医生张波,带着这样的使命和决心,在格桑花开的季节,匆匆告别父母、家人和年幼的女儿们,毅然登上了飞机远赴万里之外的西藏阿里。让我们随着他的工作日记一起走进他的生活吧。

血氧下降了

2024 年 6 月 2 日,上午抵达阿里地区,一下飞机,就感受到了头痛、头晕、心慌、气短等高原反应。稍微一运动就气喘,用血氧仪一测量,只有 86%,正常人应该是 95% 以上。心率也加快到 93 次 / 分。说服自己尽快适应,并坚持!

13 天奋战,成功救治了一个仅有 2 公斤的危重女婴

2024 年 6 月 3 日,中午到达日土县城,尚未来得及适应日土县 4300 海拔带来的不适,6 月 4 日下午,收到日土县人民医院通知说住院部收治了一名重症肺炎的婴儿,需要援藏老师的会诊。随后立即赶到医院,发现患儿是一个早产儿,目前 5 个月,但体重仅 2 公斤,精神差,脱水状态,营养严重不良。了解情况患儿 1 个月前曾因重症肺炎于阿里地区医院住院治疗 1 次,出院后仍有咳嗽,3 天前咳嗽明显加重,食量明显减少(患儿平时吃奶量只有生理需求量的一半,且家长明显照顾婴儿经验不足,不注意奶粉冷热)。查体两肺均可闻及中小水泡音,血常规回报白细胞明显升高,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胸片提示两肺炎症。

结合目前存在百日咳病例,临床不除外百日咳肺炎,但受制于医疗条件限制,病原学检查均无法完善,只能依据临床经验,只能先选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抗感染,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等治疗,第二天完善肺CT 见两肺部分实变,肝功能正常,加用阿奇霉素联合抗感染,第三天患儿咳嗽减轻。针对患儿喂养问题,根据患儿体重计算奶粉需要,督促家长科学喂养,提高患儿免疫力,减少反复感染的可能。经过大家 13天通力合作,患儿症状消失,复查血常规恢复正常,肺 CT 肺部炎症吸收,肺炎痊愈出院。临出院时,孩子妈妈激动地拉着张波的手说:“谢谢医生,要是没有你们,我们肯定又要跑到大老远的阿里去看病了!”

夜行千里,只为挽救这一对藏族母子的生命

2024 年 7 月 8 日,22 点左右接到医院医务科紧急通知,一名距离日土县 100 多公里多玛乡的怀孕 32周 +1 的产妇出现急产,在家中分娩了一个早产新生儿。我们赶紧汇合妇产科医务人员,向北去多玛乡接一名急产的产妇和 30 多周早产的婴儿,往返 200 里将产妇护送至日土县人民医院后,因新生儿情况不佳,不顾道路颠簸所致晕车和呕吐,继续向南将新生儿护送到 250 里以外的阿里地区人民医院新生儿科。7 月9 日凌晨 2 点安全到达目的地,至此,产妇和新生儿的生命都得到了挽救。当看到母子平安的那一刻,司机师傅才说,咱们今天急救共计行程近 1000 里地,此刻,我竟然没有觉得苦和累,因为一切辛苦都已转为满足和欣慰。

普及知识,打造带不走的医疗队

2024 年 7 月 22 日,这是我来到日土县人民医院的第 52 天,每天在门诊和病房忙碌而充实着,问诊、查房、带教。接诊门诊病人的时候,我发现这边孩子佝偻病的情况特别普遍,针对婴幼儿,我每次都向家长宣传补充维生素 D 的重要性。作为一名短期援藏专业技术人才,我决心努力做好“传帮带”工作,为医院打造带不走的医疗队。最近我为科室业务骨干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还制作了 PPT,我将从专业技术到医德医风全方位带动大家,提高科室的业务水平。

家人勿念,我会照顾好自己的生活

2024 年 7 月 27 日,这是一个周六。平常上班时,我在医院食堂吃饭,医院周一到周五供应餐食,周六日食堂休息,需要我们自己做饭。阿里地区高海拔,气压低,开水在 85 度就沸腾了。阿里地区家家户户都用高压锅,如果不用就只能吃夹生饭了。

在这一望无垠的雪域高原上,缺少的是氧气,是药品物资,是医疗设备;不缺的是温暖,是奉献,是医者仁心。

从燕赵大地到雪域高原,一批批援藏医生跨越千山万水,投身医疗援藏工作,播下生命的希望,守护群众生命健康。多年来,唐山市工人医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先后多次采用派出援藏医务人员、远程会诊等方式参与到援藏工作中。让当地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了高水平的医疗服务,为边疆人民的健康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