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安阳师范学院 - 《安阳师院报》

夜雨

作者:◎商学院  高紫月    
2024-10-15     浏览(27)     (0)

秋夜雨中,老人回忆过去战火岁月,他坚守军职为国贡献。夜深雨停,另一种声音响起,老人见证了时代的变迁。


天空拉下黑色帷幕,故事悄然暂停,细密的雨水打下来,没有任何生息。冰凉的三秋夜晚,披着单衣的老人微阖着眼睛聆听着雨水敲打屋檐的声音,带来宁静又带走了孤寂。

老人睁开眼睛,抬眸的一瞬,天空猛然裂开一个口子,闪电疾驰,雷声随之而来,仿佛在诉说着往事。尘封已久的记忆沸腾起来,一帧帧画面在脑海闪过……记得那也是一个多雨的秋天,阵阵秋风袭来,微微泛黄的叶子被吹得哗哗作响。少数叶子已经摇摇欲坠,最后还是无奈地飘落下来。他远离了故乡,投身到战火纷飞的年代,去做一颗“螺丝钉”。那场离散的秋雨,淋湿了他的衣襟,也淋湿了他的心。他告别了眼含泪水为他送行的挚亲,踏上了未知的征程。

1970年12月,17岁的他有了一个新的身份,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部队的一员。不过还没等他缓过神,就被派到新疆马兰罗布泊去执行原子弹爆炸的参试任务。

岁月流逝,罗布泊的水源早已枯竭,这里成为了一片广袤的无人区。为了新中国的发展,无数人在这个几乎全年看不到降雨,被誉为“死亡之海”的罗布泊展开了核试验。

他也是导弹发射基地施工建设的一员。那天他站在那里,放眼望去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没有一点绿色,仿佛没有任何生命迹象,天空和地平线连在一起,在极高的温度下,整个人好似都在被灼烧着。而最艰难的,莫过于水资源的极度匮乏,只能用汽车从120公里以外的地方拉水。洗衣服的水他都是反复用,更别提洗澡了,那对于他来说,太奢侈了。营房,无需任何砖瓦,从地面往下挖,挖好了在上面搭一个棚子,就完成了。可无论有多么困难,无论有多么想家,无数个他还是坚守着。因为他们时刻谨记他们是军人,而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雨势渐大,雨声强硬地把老人从那遥远的岁月里拽出来。“离散,或许是一种恩泽。”老人喃喃自语道。在那充满战火的日子里,他见过血流满地,也见多了在刀枪下挣扎、眼神里满是恐惧的人们,所以他珍惜,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珍惜人们幸福的笑容。

而和平,必定要建立在强大之上。他深知“落后就要挨打”,于是他义无反顾地来了,他一定要做些什么,哪怕只是一枚小小的“螺丝钉”,哪里需要就去往哪里。因此后来他还去了青海打山洞,因为山洞口就是发射井。雨声滴答,仿佛昨日。归家之日,也下了一场秋雨,他还记得当时自己激动的心情。他想到家乡的那片沃土上,雨水洗去了空中的灰尘,滋润着万物;他想到麦子泛起金黄的波浪,田野里孕育着丰收的希望,乡亲们脸上充满了欢快的笑容;他想到那个美丽的姑娘,曾经他们在雨中共舞,这种幸福持续了他整个青春。

他回到了家,再见故乡,已是物是人非;再见那位美丽的姑娘,已成了他人的妻子;再见父母,已是满头白发。唯一令人开心的是,秋雨终于听到了母亲的思念,把所念之人送回了她的身边,它轻抚母亲的脸颊,拭去所有眼泪,只留欢喜。

雨声依旧,岁月流转。老人独自一人,在这宁静的夜晚,聆听雨滴敲打心扉。那些曾经的悲欢离合,都凝聚成水滴,掉落在心海里,化作了雨中的涟漪,消失在时光的长河里。而他,也已从青丝变白发,见证了时代的变迁。

“听听这雨声,他又在讲述下一个故事了。”老人微微一笑,又阖上了眼睛,静静地听着雨唱出生命永恒的旋律。从青涩少年到白发苍苍,几十年的岁月,在这个细雨连绵的夜晚,好像该谢幕了。

夜渐深,雨渐停。另一种声音悠然响起,“小皮球,架脚踢,马兰开花二十一,二八二五六,二八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