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 获 2023—2024 年 国 家 奖 学 金 ,2021—2022 年湖南省铀业奖学金, 参与发表国家发明专利一项, 实用新型专利两项, 专业绩点及综合排名均第一, 现保研至中国科学院大学, 她就是来自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21 级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 02 班的司春微。
延续良习 学不止步
从高中的紧张学习氛围步入到大学生活后, 司春微并未放弃高中时期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 她坚持高效学习的原则, 自我激励和反馈成为她不断前进的动力源泉。 在课堂上, 她总是选择前排座位, 积极与老师互动, 以深入理解、全面掌握为目标, 不放过任何一个知识点。 课后, 她主动向任课老师求教, 力求彻底掌握所学内容。
为了保持学习的连续性和深度, 司春微选择在安静的空教室或自习室度过大多数时间。 在这样的环境中, 她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中, 复习旧知识, 预习新课程, 不断地积累和提升。 这份坚持不懈和专注, 助力她在学术道路上稳步前进, 追求卓越, 为她的保研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带领团队 携手共进
在学习中工作, 在工作中学习。 司春微在学术与竞赛之间找到了平衡, 她不仅在课堂上学习, 也将所学应用于实践中。 她积极参与各类竞赛, 尽管身边人担心这会影响她的专业课程学习, 但她将竞赛视为另一种学习途径。
在创新大赛竞赛初期, 司春微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任务的繁重, 而是团队成员间的协作问题。作为项目的负责人,她需要调和不同的观点并解决成员间的分歧。 起初,团队成员不愿承担额外责任,导致她不得不亲自承担大部分工作。 她坦言:“许多保研者都是独立作战, 但我更希望团队能够共同进步。 ”通过不懈地学习和实践,她逐渐掌握了团队合作的艺术。 她学会了如何明确分配任务,信任并支持团队成员,让他们能够自主地完成任务。 从最初的孤军奋战到后来的团队协作,司春微认识到,一个人或许也可以前进, 但团队合作能够让人走得更远。
甘于奉献 乐在其中
在司春微看来, 参与学生工作是有非常意义的。 她的校园工作经历丰富多彩———从大一开始, 她就担任了团支书, 负责班级团支部的组织建设和思想政治学习; 到了大二, 她的角色扩展到了校学生会综合事务部副部长和协会书记, 这让她有更多的机会服务同学、 锻炼自己; 大三时, 她与计算机学院的同学共同创立了学生创新创业协会, 锻炼了她的领导力和创新能力; 到了大四,她担任了校学生会主席团成员, 参与组织了多项校级大型活动。
除了校内工作, 司春微还积极参与各种志愿活动, 她坚信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自己同样收获颇丰。 她表示:“我之所以坚持,不是因为我不可或缺,而是因为我对这份工作有着深深的热爱。 为大家服务让我获得了成就感, 也为我提供了锻炼的机会, 让我体会到了坚持的价值,以及帮助他人实现目标的满足感。 ”
百折不挠 砥砺前行
求学之路上, 司春微也经历过迷茫和挣扎。 她坦言道:“我并非一开始就名列前茅。” 在第一学期, 繁重的学生工作与学业产生了冲突, 导致她的成绩并不靠前。 面对挫折, 她没有放弃, 而是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努力调整自己的状态, 寻找学习与工作之间的平衡。 在压力大时, 她选择通过运动来释放, 无论是羽毛球、 乒乓球、 排球, 还是简单的校园漫步, 都成为她缓解压力的方式。 正是这种坚持不懈的努力, 让她在后续的学习中始终稳在第一。
在保研的关键时刻, 司春微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焦虑和熬夜成了常态。 她积极寻求老师的帮助, 与他们进行长时间的深入交流。 她特别感激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系的桂荣老师, 因为他不仅带领团队开展创新创业项目, 还提供了宝贵的支持和指导,让她受益匪浅。 她深知,没有老师和同学们的无私帮助, 自己难以取得今天的成绩。 正是这些不断的鼓励、支持和启发, 让她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更加坚定和持久。 通过不断调整方向,她一次次将自己从困境中解救出来, 最终找到了自己的目标,并取得了显著成就。对于学弟学妹们, 司春微分享:“不要局限于课堂,学习是一个更广阔的过程。 ”她鼓励大家走出课堂,去探索世界,去研究自己真正热爱的领域。
怀揣自信, 无畏前行。 征服一座峰, 跨越一道谷, 在坎坷中傲然挺立,志达彼岸, 心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