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山东农业大学 - 《山东农大报》

凝聚校友力量 携手共促就业———化学学院守正创新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作者:赵伟烨    
2024-12-12     浏览(48)     (0)

毕业生招聘进入“攻坚期”,毕业生面临未知世界、竞争激烈、期望较高和现实难题。化学学院通过“校友携手,职等你来”实习计划活动,利用和发挥校友力量,创新性开展就业帮扶新举措,助力毕业生增强就业本领,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同时,学院还组织开展答疑指导等细节配套工作,积极作为,不负使命。

“金九银十”过后,毕业生招聘也进入了新的“攻坚期”。面对未知的世界、激烈的竞争、较高的期望,以及现实中的重重难题,毕业生内心自然少不了焦虑、忐忑,甚至茫然和畏惧。

如何在毕业之际,再给学生们“送一程”,是我们面临的必答题。

访企拓岗、就业直通车、校园常态化招聘会、各样就业指导服务……大家都在全力以赴、扎实有序地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力争不让一名毕业生在求职路上“掉队”。

“从最初找工作时的茫然无措、心灰意冷到现在已完全适应工作岗位、熟悉工作内容,真的得益于学院组织实施的‘校友携手,职等你来’实习计划活动。”化学学院材料化学专业2025届毕业生李琼难掩内心的激动。

“校友携手,职等你来”实习计划活动,是化学学院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挑战,充分利用和发挥校友力量,创新性开展的就业帮扶新举措,旨在为更好地帮助毕业生增强就业本领,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近年来,我们发现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存在着内外双重难题。一方面是部分学生性格内向,面试时总是处于被动,无法顺利拿到offer;另一方面是外部环境竞争日益增大,特别是对于外省学生或外省企业来说,招聘信息不对称,难以实现优化配置。”化学学院党委副书记李华说,“优秀校友是我们的宝贵资源。通过与在企校友搭建交流合作平台,能够实现求职信息和资源共享,有效破解学生求职道路上的绊脚石,助力毕业生实现精准、高质量就业。”

在有计划的组织下,毕业生求职的“孤军奋战”变成了“并肩作战”。这份“并肩”,是校友与母院之间彼此成为坚强后盾,也是毕业生与校友所在企业之间携手并进、相互奔赴。

“毕业之际,我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直接就业。因此,在大四学期初,当周围同学全心准备考研、考编时,我开始多渠道、多方式联系实习单位,为就业做准备。然而,投出去的offer要么‘石沉大海’;要么用人单位上午说可以来报道,下午又‘变卦’了。”李琼说,“那段时间,内心真的是忐忑不安,一度失去求职的信心。”

“第一时间汇总、梳理在企校友信息,借助他们的资源和力量,为我们的学生提供实习或就业岗位,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一则“校友携手,职等你来”实习计划的通知在化学学院校友群广泛传播开来。

“我这边可以提供2个实习岗位,岗位需求2至3人。”通知一经发出,首先回应的是校友会“长三角”联络处的2009届毕业生闫振龙。

没过多久,闫振龙就结合实际情况,将公司简介以及具体实习要求和需求反馈给了学院。

“公司发展前景好、专业对口,最重要的是优秀校友所在企业,值得信赖。”当李琼知道校友企业可以提供实习岗位,并进一步了解后,一扫内心的紧张和不安,很快就奔赴校友企业开始了实习工作。

目前,李琼已实习2个月,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也更加明晰。

在求职季,有不少毕业生的内心就像是紧绷的皮筋,处于脆弱、敏感的状态。其实,他们并不是不想就业,而是需要更多关爱、指导和帮助,让他们在求职的道路上更有斗志和信心。

为了进一步发挥“校友携手,职等你来”实习计划活动的实效,化学学院还做了很多细节配套工作。比如,详细掌握就业学生的求职意向后,结合校友企业实际需求进行精准匹配;面向毕业生,针对就业形势、求职技巧、岗位选择等进行答疑指导……

据悉,下一步,化学学院还将组织开展“登高”论坛,邀请在企业工作的优秀校友回母校,通过访谈、座谈的形式,围绕专业学习、职业规划等,与师生进行交流探讨,帮助更多学生早立正确就业观,明确职业发展方向,培养职业发展综合素质。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就业是家事,更是国事。要坚持把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开发更多有利于发挥所学所长的就业岗位,鼓励青年投身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创业,拓宽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渠道,确保青年就业水平总体平稳。

无论是“校友携手,职等你来”实习计划活动,还是其形式多样的就业指导和帮扶,都是创新就业工作模式、落实工作部署的具体举措。我们想要真正当好学生发展的“托举者”、成长的“摆渡人”,就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重要讲话精神,以此为科学指引,守正创新、勇担责任、积极作为、不负使命。

期待未来,会有更多的毕业生,搭乘更具“特色”的成长成才“摆渡车”,载着新梦想,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