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董鑫峰)11月6日下午,学校在扬帆音乐厅举行第二届“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宣讲大会,校党委书记邹宏如,党委副书记刘卫平,党委委员、副校长高守平,党委委员、副校长李和生,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尹季,党委委员、副校长王雪峰,党委委员、党委宣传统战部部长王晖玲出席会议。全校师生在各分会场收看直播。
宣讲会上,十位“教书育人楷模”荣誉获得者依次上台分享了自己的教学开展和人才培养方面的故事。
“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文学与新闻学院教师邓红华以设问开场,指出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是成为一名好老师的重要因素。她回顾了从《现代汉语》转教《古代汉语》的历程,讲述了与学生相识、相知、相助的故事,分享了突破教学瓶颈的经验。
护理学院教师邓暑芳说,父亲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是激励自己成为一名教师的重要原因。她分享了创立发展护理学院“爱生协会”以及36岁考研成功,由临床护士转变为大学老师的艰辛苦累。她认为,教学之路漫漫,需要每位教师不懈地求索,“但只要坚持,心想便能事成。”
“我有一个学生,绰号叫‘猴子’。”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教师肖圣雄以自己学生的成长故事入手,呼吁“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要善待表现暂时落后的学生。”他还介绍了成立“小蚂蚁创新性学习团队”的过程,并分享两点心得体会:一是教书育人要有前瞻性;二是高校教师要勇于担当。
基础医学院教师杨志英从3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提出提升教学基本功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第一要务。她讲述了丰富和活跃课堂氛围的方法以及与学生相处的一系列故事,通过自己在不同岗位的工作经历,感悟道“要做知识的传播者,更要做学生心灵的工程师。”
美术与设计学院教师李丽珍以“反思”“田野”“热爱”三个关键词,讲述自己执着追求、不断提升素养,深入田野调查、致力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热爱教育热爱学生、潜心立德树人的事迹,分享她最大的感悟就是:“以我之热爱,予学生以引导,全力以赴,让每个学生发现自我价值、找到奋斗方向。”
体育学院教师李洪涛回忆了“非典”以及新冠疫情期间担任班主任,与学生相处的难忘经历,梳理了自己对押加一无所知到成为押加基地负责人、发明押加运动训练器材的点点滴滴。“教育之道无他,唯爱与责任。”他表示,爱心、担当与责任是教师不可缺少的精神品质。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教师张雯雰展示了从教25年来,在课程建设、专业建设、授课育人方面所做的努力。她说:“‘教书育人楷模’称号对于我来说,更像一种激励和鞭策,提醒着我不可懈怠。”她表示,未来将一直守初心,担使命,躬身耕耘育桃李。
(下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