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0日,第八届“全国高校学生法律知识竞赛暨高校法律社团研讨会”在西北政法大学长安校区圆满落幕。我校经济管理与法学院法学专业学生在省内外多所高校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其中2023级本科生陈浩宇获得初级组二等奖,法学专业2023级本科生沈彦池获得初级组三等奖,我校获得团体组三等奖的佳绩。他们怀揣法律信仰,传播法学理念,取得如此佳绩,不仅是学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有力表现,还使校园法律文化得以大力弘扬,使陕西理工大学法学专业迈入更广阔的平台。
争分夺秒精备赛,齐心协力创佳绩
山不碍路,路自通山。比赛接踵而至,我校学子在面对一些高校选手的“专业光环”下,在较紧迫的准备时间内一路披荆斩棘,凭借深厚的法学功底和敏锐的逻辑思维,脱颖而出,展现了非凡的法律智慧与卓越的辩论才能。
此次比赛时间周期短、任务重且知识分散性强,比赛模式随机灵活,但突破往往是自我实现的过程,经历行动的实践最后才能收获成功的喜悦。回望那些恒心不辍的日子里,沈彦池同学谈到她在备赛期间合理安排碎片化时间,提高备赛效率;陈浩宇同学也提到他在备赛时采用思维导图等方法梳理知识,这样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学习效率最大化。谈及印象深刻的事情,陈浩宇回忆道,“在研究法理学时,一些抽象且深刻的概念仅凭个人是难以理解的,因此我们每一位参赛学生包括指导老师经常会召开各种备考会议,大家以头脑风暴的方式相互讨论,共同咬下每一个难点,攻克每一道难关。”困难是人生的财富,结果只有短短一瞬,过程与经验却能受益终生。比赛的一波三折给予他们“不到最后一刻决不放弃”的宝贵一课,让他们意识到怀揣决心和毅力,总能啃下困难这块硬骨头,取得满意的成绩。
于群英荟萃间扶摇直上,两位参赛选手精彩的表现不仅是对我校学子自身能力的充分认可与肯定,更是启迪我们青年学子应用勤奋刻苦克服对恐惧“强者”的难得机会。只要我们不放弃、勇敢尝试,终有一天会迈向成功。
诲人不倦遇良师,知行合一引方向
孤雁难飞,孤掌难鸣。这份沉淀的收获,绝非一人之力所能及,而是由老师们的鼎力相助和团队的相互扶持共同孕育而成,更是双方于风雨中并肩前行的倾情付出。这份荣耀,见证了师生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大家倾情付出的每一分努力与汗水。
得遇良师,何其有幸。谈到两位老师,沈彦池同学感慨道:“老师们身上实践出真知的宝贵品质和团队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战友情怀对我们的学习生涯都有珍贵的指引意义。”对于参赛学生的培养上,每当学生在研究一些晦涩难懂的知识的时候,指导老师马小花和带队老师曹鹏都会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耐心认真地进行讲解。在知识的讲授与实践的运用中,两位老师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竞争性出发,贯彻“全方位,全过程,全理念”准则,努力培养兼具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知行合一”型全面人才。同时,曹鹏老师作为民法老师,在备赛期间解答了很多专业性知识,也为选手们提供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无论是专业过硬的曹鹏老师,还是亲切和蔼的马小花老师,都是最终取得优秀成绩的重要一环。良师于三尺讲台上默默耕耘、在粉末飞扬中传道授业、用身躯托举学生的梦想、更以自身为莘莘学子提灯引路。在老师们的春风化雨中,我校无数学子在法律道路上步履铿锵,行稳致远。
法治宣传留阵地,校园力量促远航
法律知识竞赛及相关活动不仅是促进学生个人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有效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强力举措。在全国高校法律社团研讨会上,法学专业彭菲同学以法学社代表的身份,向其他高校推介了陕西理工大学法学社。
我校法学社坚持“弘扬法治理念,传播法律知识,提升法律能力”的社团宗旨和“丰富活动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活动理念。彭菲同学表示,参加法律知识竞赛能提高法学生对法律的理解,增强法学生的实践能力,使之能在拓宽视野的同时不断成长。除了参加高校间的竞赛外,法学社定期会举办送法下乡、宪法日宣传、模拟法庭等等一系列活动,利用所学的法律知识,更好地传播给每一个民众。在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新时代全面建设法治中国的背景之下,更好地推进校园法律文化建设是高校的一个重要课题。高校作为法律宣传的主阵地之一,应发挥各项优势,确保法律信息的严肃性和准确性,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以正能量群体的形象和有效的法治宣传影响力辐射社会。因此,我校法学社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习平台,以举办专题讲座、组织有关竞赛、推送校园广播、创办宣传栏的方式让非法律专业学生也能在丰富的活动中感悟法律的魅力,使校园普法行动取得成效。基于法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鲜明学科特色,本次竞赛对我校法律专业未来选拔选手的经验借鉴和促进更高水平学生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在各类活动的开展下,我校学生也能更好地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明白法律的权威性与公正性,形成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未来我校法学专业的学子将不断磨砺自我,给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想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愿我校青年学子把追求卓越当作成长动力,在面对众多的压力时回顾初心,用热爱来平衡生活中的荆棘的同时,也能积极踊跃地在竞赛中赛出自我、赛出风采、赛出超越!
(罗佳屹 王玉妍 杨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