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报》

我校话剧《旋翼人生》荣登国家大剧院舞台!

作者:党委宣传部    
2024-11-30     浏览(42)     (0)

南航原创话剧《旋翼人生》在全国巡演,讲述航空报国的故事,展现了南航人的家国情怀。该剧在全国各地演出34场,吸引了数万人观看,引起热烈反响。同时在全国大中小学举办了“流动的思政课”。 原文总结性段落:该话剧已经成为全校共识的“流动的思政课堂”,将创排的一出话剧作为‘流动的思政课堂’,用科学家的故事感染青年学生,用科学家的精神引领青年学生。该剧在全国各地演出34场,吸引了数万人观看,深受观众喜爱和感染。







  一部话剧,走出南航校园,走向全国;一场演绎,再现航空报国的旋翼人生;一个舞台,展示南航人的家国情怀;一群青年,传承红色基因、蓝色梦想;一堂大课,讲述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
  一所好的大学,都应有一部属于自己的原创话剧。《旋翼人生》源于南航学生2016年自编自演的舞台剧《“缘”梦竹蜻蜓》,成熟于2019年公演的话剧 《中国直升机泰斗王适存》,完善于2020年校庆期间公演的话剧《旋翼人生———中国直升机泰斗王适存》。一部话剧,走出南航校园,走向全国作为江苏省首部且唯一一部入选 “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的剧目,《旋翼人生》是继厦门大学话剧《哥德巴赫猜想》、上海交通大学话剧《钱学森》、清华大学话剧《马兰花开》之后,全国第四部登上国家大剧院舞台的剧目,是国家大剧院第十七届“春华秋实”特别呈现。
  2024年11月21日,这部承载着南航人光荣与梦想的原创话剧,在中国国家表演艺术的最高殿堂———国家大剧院上演。那一天,深秋的北京阳光格外明媚,天空蓝蓝、树叶金灿。
  国家部委、军工央企、行业协会、新闻媒体等相关单位代表以及王适存先生家人和弟子、空军官兵、各界校友、首都大中小学师生等1000余名观众,在充满艺术设计感的国家大剧院现场观演。这部话剧引发了现场观众的热烈反响。
  王适存先生弟子、解放军陆军航空兵研究所原所长、少将尹万力:“我作为王适存先生的弟子,已经是第三次看这部剧了,第一次在南京,第二次在景德镇。但这次不同,在观看过程中我非常激动,又一次对先生充满了深深的怀念。王老师是我的引路人,也是我一生的榜样。同学们今天演得非常好,表现也越来越惟妙惟肖,功底越来越深。这部剧入选全国科协的优秀剧目,确实是实至名归。”!!!!!!中国国防科技工业文化交流协会副秘书长、《军工文化》杂志主编姚远:“《旋翼人生》是一部集科学性、艺术性和教育意义于一体的优秀剧作,为观众提供了一场深刻的科学教育和感人的艺术体验。全部演员都是来自南航的学生,作为一个理工科院校,能有这样一部优秀的舞台艺术作品,说明南航平时很重视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和艺术的教育熏陶。 ”一场演绎,再现航空报国的旋翼人生我校是全国唯一一所拥有直升机专业本硕博完整培养体系的高校,王适存先生从事直升机专业教学和科研工作五十余年,是我国直升机技术的先驱、国际直升机界著名专家。“王适存涡流理论”迄今仍被国际直升机界广泛引用,是国际直升机领域首个以中国人命名的理论。王适存先生培养了上千名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研究生,很多学生都成长为我国直升机型号总师和航空领域领军人物。
  《旋翼人生》将王适存先生的故事搬上舞台,立足于王适存立志航空报国、苏联留学深造、南航潜心教学等个人成长经历,讲述了王适存从人生观的形成,到最终理想信念的确立,并将其融入挚爱的直升机事业的故事;表现了王适存的学者风范,对直升机事业的无限热爱与家国情怀;充分体现了新中国科技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群体的杰出贡献和高尚风范;是新时代弘扬、传承科学家精神和教育家精神的生动诠释。
  王适存先生的弟子、大型直升机总设计师徐朝梁:“这部话剧之前在我们直升机所巡演过,反响特别好,各个方面的评价都很高。学校把王适存老师的故事搬上舞台很有意义。作为直升机人,王老师是我们的灯塔。我们会以他为榜样,传承和发扬科学家精神,为直升机事业继续奋斗。”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昌飞副总工程师李萌:“我一直崇拜以王适存先生为代表的直升机行业的专家学者,他们为中国直升机事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我们现在直升机行业的发展已经走向世界,旋翼技术的发展也已经走到一个新的阶段。”
  一个舞台,展示南航人的家国情怀诞生于抗美援朝烽火中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新中国创办的首批航空高等院校之一,具有与生俱来的“航空报国”的红色基因和“志在长空”的蓝色梦想,始终坚守“为党育英才、为国铸重器”的初心使命,为新中国贡献了若干个第一,培养了20万余名各类高级专门人才。
  一位现场观演的解放军少将:“这台话剧,完美融合学术与艺术,有历史纵深、有民族抱负、有家国情怀、有治学严谨,充满正能量。话剧旗帜鲜明地弘扬主旋律,坚定不移地培塑中华民族最正统的根脉。让年轻人演绎和传承最优秀的文化基因,让我十分感动和敬佩。向新时代可爱又充满正能量的大学生致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密码就藏在《旋翼人生》当中!”
  嫦娥三号、嫦娥四号、天问一号探测器系统总设计师,1988级校友孙泽洲:“虽然我所从事的工作是航天领域,但是南航所参与的航空、航天、民航等领域的研究都承担着支持国家发展的责任与使命。观看完这部话剧,我内心感受到科学家为科研工作所付出的艰辛,为国家发展所作出的努力,这份共鸣源于爱国奋斗的远大理想。”一群青年,传承红色基因、蓝色梦想自2019年公演至今,《旋翼人生》在全国各地演出34场,先后共计500余名同学参与了该剧演出,累计现场观演人数3.5万余人,在线观看人数超过40万人次,观众群体覆盖了14个省市地区的100余所大中小学。
  本次在国家大剧院演出的54名第六代参演同学分别来自能源与动力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机电学院、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艺术学院等7个学院,涵盖了工科、理科、文科和艺术等专业。一代又一代参演的南航青年学子,学生演老师、师生演校友、学弟演学长,在角色和表演中感悟和传承航空报国精神;以艺术的形式、文化的力量,将王适存先生的崇高科学理想和伟大爱国情怀,深深地植入每一位观众心中;让观众们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王适存先生航空报国的坚定信念、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以及对国家的无限忠诚。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97岁高龄的乔新教授:“我与王适存先生是同一时代的南航人,这部话剧让我想到了很多我们年轻时候的故事,希望年轻人能够站在我们的肩膀上继续奋斗。”
  《旋翼人生》导演殷弘毅:“我对这次演出的效果很满意,我感觉话剧应该是征服了观众的。王适存先生希望中国强大,希望中国的直升机能够飞遍全球。这种强烈的家国情怀,是很感动我的,我有责任尽可能地把王适存先生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一堂大课,讲述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戏剧小舞台,思政大课堂。将创排的一出话剧作为“流动的思政课堂”,已经成为全校的共识。用科学家的故事感染青年学生,用科学家的精神引领青年学生。把“航空报国、献身国防”的大道理用艺术的形式、青春的风格,转化成学生们喜爱和易于接受的舞台故事,让爱国情和报国志入脑、入心、入行。
  观看中,现场观众为王适存的学者风范及其对直升机事业的无限热爱与家国情怀所折服。大家纷纷表达了深受感染的真实情感。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党委书记陈江华:“这不仅是一场话剧演出,更是一堂‘航空报国的思政课’。”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李宏芳:“以高水平的艺术表演,达到良好的育人成效,是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生动实践。”
  演出结束后,中国科协党组成员罗晖,我校党委书记甄良、校长姜斌等与会领导嘉宾看望慰问演职人员并合影。
  中国科协党组成员兼国际合作部部长罗晖,中国科协宣传文化部副部长宋玉荣,工信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孙星,国家国防科工局新闻宣传中心副主任李阳,中航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山,中核集团人力资源中心副主任毕升,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党群工作部副主任郭治军,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在线、全国高校思政网主任、中教华影电影院线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卫权,中国科学报社编委会副主任李占军,江苏省科协二级巡视员李政;中国人民解放军95806部队,中宣部宣传教育局、文明实践局,工信部人教司、机关党委、驻部纪检组,中国国防科技工业文化交流协会,中航工业昌飞、哈飞、直升机所,中核集团、中国电科、中国船舶相关负责同志;我校1972级校友尹万力,1978级校友陈元先、朱鹰,1983级校友徐朝梁,1984级硕士校友张伟,1986级校友陈兆根,1987级校友王健,2002级博士校友陈琪等在京校友代表;校党委书记甄良,校长姜斌,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杭育新,党委副书记陶勇,副校长张启钱、徐正扬,党委常委、宣传部/教师工作部部长王晖,以及王适存先生的家人、弟子代表,北京校友会校友,新闻媒体代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财贸职业学院等高校学生代表及北京市通州区中小学学生代表等1000余人共同观演。(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