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宁波大学 - 《宁波大学报》

宁波大学:“微专业”探索公共卫生教育新模式

2024-11-30     浏览(32)     (0)

11月13日晚上,天水市中医医院院感科燕昱华医师坐在电脑前,开始了今天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微专业课程学习。和她一起学习的,还有同班的 18 位同学,他们来自全国各地的医疗卫生系统人员和医学院校学生。课程的那一端,是宁波大学医学部的数位教授。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是由宁波大学开设的微专业建设教学项目,旨在响应国家教育均衡发展战略,和中西部地区公共卫生人员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微专业于 2023 年夏在库车市启动,第一期共有 65 位学员参与学习,其中包括库车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12 位工作人员。他们通过在线学习平台,跨越了地域限制,系统地学习了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理论知识,还在实践中不断锻炼自己的专业技能。

 

“我看到了改变家乡医疗现状的希望”

2022 年从宁波大学预防医学专业毕业后,新疆姑娘布海力切木·艾热提没想到还能以这样一种方式和母校“再续前缘”。

回乡参加医疗工作后,布海力切木·艾热提时常感觉到“掌握的知识还是不够用”,她渴望能在兼顾工作的同时继续提升自己。一个偶然的机会,了解到自己的母校宁波大学正在开展“慕课西行”项目,并且支援的恰好就是自己的家乡库车。她顿感眼前一亮,“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于是,她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宁波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微专业建设教学项目。

“这个项目让我受益匪浅。”布海力切木·艾热提欣慰地说,“不仅学到了很多前沿的医学知识,还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更重要的是,我看到了改变家乡医疗现状的希望。”

 

体会到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的“力量”

在库车疾控,像布海力切木·艾热提这样公共卫生专业毕业的人员还不到一半。在抗击疫情过程中,大家深刻感受到扎实的公共卫生专业知识的重要性,祖热木·热合曼便是其中一员。

祖热木·热合曼是放射医学中专毕业,2020 年前她通过网上自学和向同事请教,“还能够应付疾控日常工作”。但面对新冠疫情时,却明显感觉到自己在疫情现场快速处置、传播链调查、数据分析等方面的能力存在明显欠缺。因此,去年她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了《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微专业。晚上开展课程学习,白天就应用到了一个个具体的公共卫生事件中,让她第一次体会到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的“力量”。

宁波高效的公共卫生应急网络也让她感叹不已。“如果能早些学习这些课程,或许我可以在疫情防控期间做更多事情。但现在学习也不晚,我们清楚今后的工作重点,力争在库车建立起与宁波一样的高水平公共卫生体系”。

 

“微专业”探索公共卫生教育新模式

相比于常规的慕课,“微专业”的优点不仅仅在于突破时空限制。“课程精准化、教学小班化、人工智能化是《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微专业的三大特点。”微专业负责人、宁波大学医学部徐进教授表示。

为了保证教学质量,课程实行小班化教学。一般控制在 40 人以内,课程的另一端不是“无人驾驶”,而是有宁波大学医学部的专家教授们来提问和答疑,班级还建立了微信群,来保证班级事务有人理,学员问题有人答。“线上课程虽然能够突破时空,但互动性不足、体验感缺乏是其短板。”,实行小班化、增强互动性是提升课程质量的有效途径。

2024 年 8 月,《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微专业第一期项目在库车市疾控中心圆满落幕。结业仪式上,宁波大学与库车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为学员们颁发微专业证书,并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出色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基层公共卫生人员学到了很多前沿医学知识,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强与宁波大学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库车市医疗事业的发展。”库车市卫健委党委委员、副主任戚万付说。

教学成果还引起了两地政府关注,库车市政府与宁波市卫健委签署协议,安排库车疾控人员到宁波市疾控中心现场学习一个月,进一步提升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微专业是一个通过线上教学方式,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公益性教育行动。非常荣幸能够为库车市的医学教育事业贡献一份高校力量,在微专业基础上,宁波大学将继续深化与库车市的合作,共同推动当地医疗事业的发展。”宁波大学教务处长胡良根表示。(学生记者 李一杰 指导老师:郑俊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