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来,他始终坚守立德树人初心,担当教书育人使命,扎根育人一线,用心用情感染影响学生,他就是川北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学校2024年“师德标兵”刘振中。
教学工作中明晰师者职责 育人工作中担起师者使命
当年研究生毕业时,刘振中并未想过当老师,直到他到川北医学院工作后,才逐渐在具体的育人实践中认识到作为“人民教师”的工作职责和光荣使命。如今15年过去,刘振中一直在教学一线深耕,先后承担了本科生《医学伦理学》,研究生《医学论文写作》,留学生的《Preventive medicine》等课程,还为预防医学大一至大五学生讲授专业课程、就业课程、考研辅导课程,面向全校学生进行《创新思维与医学技术》讲座,可以说川北医大部分学生都听过刘振中的授课。同时,立足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全方位培养,刘振中积极协调联系社会医院各方资源,先后将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和广州市职业病防治院等单位建设为川北医学院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养基地。
长期注重课程建设 着力打造学科团队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刘振中是公共卫生学院唯一的卫生毒理学的专业教师。基于这样的状况,刘振中将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卫生毒理学的课程建设和科学研究上,经过十多年的努力,该专业基本形成了具有川北医学院特色的卫生毒理学课程教学体系。目前,该课程的5位专业教师均拥有博士学位,且大部分是90后。该课程获批首批校级一流课程、首批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首批校级专创融合示范课程以及高阶课程建设项目。同时,刘振中还进一步加强校外交流合作,参与由科学出版社的《毒理学基础》系列教材的编写工作,并在中国毒理学会毒理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上进行主题发言,将我校在卫生毒理学课程的应用型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改革经验与全国其他高校交流分享。
建设公卫实验平台 营造科研育人环境
自2020年担任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主任以来,刘振中便开始着手公共卫生学院科研实验平台建设,连续四年获得学校专项建设资助。结合新时代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需要,该中心建设了预防医学虚拟仿真教学平台,购置了一批预防医学专业教学实验设备,确保与当前疾控中心使用设备接轨。购置高效液相色谱仪、建设细胞培养室、补齐分子生物学实验设备和斑马鱼模式生物的培养体系……该平台提高了公共卫生学院的综合实力,为新进博士开展科研工作提供了强力支持,2024年以来,依托该平台已经成功发表SCI文章6篇,其中中科院二区以上2篇。
以学生为中心 做有温度的老师
在刘振中心中,学生的事就是天大的事。在川北医工作多年来,他的办公室就是实验室,每天除了上课和开会外,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实验室里跟学生在一起讨论学习和科研工作。刘振中始终认为,科研思维的培养要从本科生抓起,特别是低年级本科生。从2012年开始,他带着本科生开展科研工作,经过十多年的努力,逐渐形成了具有川北医公卫特色的本科生科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近五年,刘振中指导本科生获得国家级大创项目立项7项,省级大创立项15项;指导研究生和本科生参加各类竞赛获得国家级奖项11项,省级18项;培养的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多人获得国家奖学金。目前,刘振中培养的多位学生在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疾控中心等高校和单位攻读博士或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