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商丘师范学院 - 《商丘师院报》

化学化工学院教师第二党支部入选河南省高校野双带头人冶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单位

2024-11-01     浏览(20)     (0)

学校化学化工学院教师第二党支部入选河南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单位,成为又一标志性成果。支部强化组织生活,强化政治引领,完善软硬件设施,加强规范化建设,明确工作重点,以党建促师德师风建设,形成可示范、可推广的体制机制和工作方法。支部发挥“全员博士”团队优势,突出党业融合,积极开拓校企合作。

本报讯 近日,我校化学化工学院教师第二党支部入选第二批河南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单位。这是化学化工学院继获批1个“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个“省级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个“河南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1个“河南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以来的又一标志性成果,标志着我校教师党支部“双带头人”培养工程建设取得新突破,充分展现了学校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和“一总支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创建活动取得扎实成效。

严格组织生活,强化政治引领

该支部紧紧围绕国家样板党支部建设的“七个有力”,全面加强党支部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切实提高了党支部的组织活力。完善软硬件设施,推进规范化建设,按照“有场所、有设施、有标志、有党旗、有书报、有制度”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党建活动室阵地建设,并积极选举支部委员会,促进党建组织生活运转逐步制度化和规范化;严肃组织生活,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三会一课”制度规范落实,支部主题党日严格规范,做到形式多样、氛围庄重;严格党员教育管理,以党建促师德师风建设,严格贯彻落实“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学习实践活动及师德师风专题学习讨论,引导支部成员严格按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依法依规做好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明确工作重点,强化政治引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为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以推进本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建设为契机,明确将“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依托教学科研一线,创新工作方法,明确责任分工,借助典型支部,力争形成可示范、可推广的体制机制和工作方法。

突出党业融合,擦亮科研品牌

该支部发挥“全员博士”的团队优势,凝聚高层次人才科研力量,形成“党建引领科研,科研服务社会”工作品牌。依托于商丘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支部书记作为党建带头人和专业带头人,共有党员17人,正高级职称2人,副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12人,充分压紧压实责任,实现支部全体党员在党建和专业建设方面双融双创、双向同行,凝聚强大工作合力。2020年获得河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商丘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2021年获河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一项,商丘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2022年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商丘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自2019年以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4项,河南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项目8项,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12项,共获得科研经费341万元。同时,发表高水平SCI论文5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30余件。周艳丽教授获商丘学者荣誉,魏伟副教授获中原青年拔尖人才称号。

对接市场需求,开拓校企合作

支部依托新能源科研平台,主动瞄准新能源市场需求,将研发工作重点与我省经济发展与建设紧密结合,先后获批“河南省新能源电池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先进电池材料开发与应用工程技术中心”、“ 河南省新能源电池材料创新团队”三个省级平台和团队,并先后与山东玉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河南鼎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玉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铁塔集团商丘分公司、河南金迈科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展开业务交流与合作,建立校企合作联盟,签署横向合作协议7项,到账经费近1000万元。帮助企业解决一线科技难题,使科研直接面向企业、面向市场、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使之成为现实的生产力,形成了“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水平科研,以高水平科研促进高质量社会服务”的支部党建工作特色。

深度展望未来,强化示范引领

示范创建,样板先行。化学化工学院教师第二党支部将以“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为契机,继续深入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持续推动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全面推进“一总支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创建活动,建好建强省级“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健全完善符合学校实际、兼顾学科专业特点、可示范可推广的“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培育工作体制机制,以点带面,充分发挥省级“双带头人”工作室建设单位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学校基层党建工作全面提升全面进步,努力开创党建工作和学校事业发展融合共促的良好局面,为学校高质量转型发展,加快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