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兰州理工大学 - 《兰州理工大学报》

学校研究团队在镍合金高温摩擦学行为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2024-11-30     浏览(50)     (0)

兰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团队在镍合金高温摩擦学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成功在Inconel625合金表面构筑超厚梯度纳米结构强化层,提高了应变能力并降低了磨损率。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资助。近三年发表SCI论文十余篇。

本报讯(通讯员贾智)近日,兰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贾智教授团队在镍合金高温摩擦学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题为“Surface mechanical rolling treatment-introduced gradient nanostructured Inconel 625 alloy with enhanced high-temperature wear resistance”和“Tribo-oxidation mechanism of gradient nanostructured Inconel 625 alloy during high-temperature wear”分别发表在摩擦学领域顶级期刊《Tribology International》(中科院一区TOP,影响因子:6.1)和《Wear》(中科院一区TOP,影响因子:5.1)上。省部共建有色金属先进加工与再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为通讯单位,香港理工大学工业及系统工程学系为合作单位。论文第一作者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生汪彦江,通讯作者为贾智教授和刘德学教授。

本研究运用团队自主设计的表面机械滚压装置,在Inconel625合金表面成功构筑了厚度为700μm的超厚梯度纳米结构强化层,明确了表面机械滚压处理诱导镍基高温合金梯度纳米结构构筑的机制和摩擦磨损机理。研究表明,梯度纳米结构在室温至800℃范围内有效地容纳了塑性变形,提高了应变能力,增强了Inconel625合金的高温耐磨性能,同时梯度纳米结构提供了更多的氧化扩散通道,促进了具有保护性Cr2O3膜和尖晶石氧化物的形成,从而降低了磨损率。

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重点人才项目、甘肃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兰州理工大学红柳杰出青年支持计划及兰州理工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计划等项目资助。近三年,团队在高温合金摩擦学方面的研究进展已发表SCI论文十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