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浙江大学 - 《浙江大学报》

怀着热爱开启新篇章

2024-11-29    

文章描述了作者在浙江大学100天的生活,包括学习、志愿服务和人际交往等经历,以及感受到的善意和传递善意的快乐。作者认为100天虽然平凡,但每一天都有收获,成就积累起来可以创造大大的城堡。

■万子凡

“时间”的脚步匆匆,从我拿着录取通知书踏入浙江大学到现在,100天悄然过去。这100天里,我感受到了激动与欢笑,也感受到紧张与窘迫;我创造了许多个“人生第一次”:第一次自主选课,第一次参加面试,第一次用英语进行展示,第一次参加志愿者活动……往事像一张张幻灯片,在脑海中放映。在这本名为“我来浙大100天”的相册中,我尤为珍藏“善意”这两张相片。

在来浙大的第67天,我感受到了浓浓的善意。记得那天晚上,我从快递站拿到家人给我寄来的被子与厚衣服,用电动车将这个大物件运到寝室楼下后发了难。在我思考一个人如何将这么个“庞然大物”搬到4楼时,一个男生停下脚步,转身询问我需不需要帮助,他帮我扶住大门,我成功地将包裹搬进寝室楼。由于我想到了一个较为省力地办法,我婉拒了他帮我搬包裹的援助。

在我慢慢将包裹沿着楼梯向上“滚”的过程中,每一个经过的同学都停下了脚步,向我伸出援助之手。他们有的急着回去赶ddl,有的自己手里也拿着许多包裹,有的拎着外卖,但都放下了手中的事情,问出同一句话,“你需要帮助吗?”因为我自己可以解决,所以我婉拒了所有帮助。但他们的善意仿佛化为了我搬包裹的动力,也化作一阵阵微风,将助人的种子播撒在我的心田。善意是停下脚步,是伸出援手,我觉得我也会在感受过他们给予的温暖后,将温暖继续传递给他人。

在来浙大的第70天,我将善意传递。早晨的小雨淅淅沥沥,但没有阻挡我志愿服务的脚步。来到云峰篮球场的快递棚,我穿上红马甲,带上手套,与同伴开始了工作。我们将快递盒进行分拣,根据快递盒的大小和完好程度进行回收。

雨天的风有些凉,分拣工作也是简单的、重复的动作,但是我们每个志愿者都是快乐的、满足的。经过将近2小时的努力,看到折叠整齐的一大筐快递盒,一种收获感油然而生。快递拆封处的快递盒不会自动消失,而是有着一个又一个热心的志愿服务者将它们分拣好。我体会到了“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体会到了志愿服务并不是功利的为了凑时长,不是单单为了评奖评优,而是在其中感受到自己为他人服务的快乐,体会到自身的价值。

如果你问我,“在来浙大的100天里,你收获了什么?”我会回答:“我收获了东教多彩的晚霞与馥郁的桂花香,收获了东操夜跑时的汗水与柔柔的月光,收获了在主图埋头苦读的满足,收获了来自陌生人的善意,也收获了传递善意的快乐……”

是的,100天也许很短,没有惊天动地的成就,没有经历惊心动魄的大事,没有实现伟大的梦想。但是,100天也可以很长,我已经能不看导航在校园中自如穿梭,我与陌生人建立了友谊,我完成了从未做过的任务——100天里的每一天都有收获,达成一个成就就像在沙滩上拾起一个贝壳,看似微不足道,但久而久之,拾来的贝壳可以搭成大大的城堡。

在来浙大的100天里,我更好地认识了浙大,她美丽和谐,她古老但从未停止前进的步伐,她优雅又坚韧地托举着每一个浙大人;我更好地认识了浙大学子,他们自信活泼,他们乐于助人,他们心怀善意与感激;我也实现了自我认知的深入,我将把善意传递,我将怀着热爱开启我在“浙”里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