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成都文理学院 - 《文理学院报》

努力拼搏 追求卓越 在文理这方沃土筑梦

—— 第二十一届科技文化博览节综述

作者:王朝悦    邓思雨    吴柳诗    向虹霏    黄梦娇    
2024-11-15     浏览(60)     (0)

编者按

一场心灵的洗礼、一场视觉的盛宴、一次身体的磨砺……这是生命的力量,更是梦想的力量。学校持续开展25年的科技文化博览节,是文理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缩影,更是文理人文化自信的生动体现。随着科技文化博览节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文理人参与其中,一起筑梦文理,启航未来。



一场励志宣讲活动,学会人生逆旅,生命坚韧;一场盛大的迎新晚会,满怀憧憬,看到了属于自己的未来;一场师生运动会,在加油呐喊中,在无数次奔跑中,收获了关心与爱……

11月,我校第二十一届科技文化博览节拉开序幕。长期以来,文理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始终坚持办大学就是办文化的理念,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兴校、以文强校”,经过20余年的传承、发展和沉淀,系统构建起“7+11+N”的校园文化活动体系。科技文化博览节文理校园文化活动体系中最具代表性、最具影响力、最富感召力的一项校园文化品牌盛事,也是学校持之以恒深耕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缩影,充分体现出文理人的“文化自信”,有力彰显了学校科技文化品位和开放胸怀,集中呈现了校园文化建设成果,集中展示了师生素质能力,成为学校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舞台、师生广泛参与的互动平台和科技创新能力比拼的开放擂台。

本届科技文化博览节以“筑梦文理、启航未来”为主题,在为期一个月的活动期间,将举办“科技创新、教师风采、专业竞技、社团荟萃、缤纷校园、牵手世界、就业创业、文理公益”八大类共计122项活动,为师生展示风采、交流互动、切磋技艺、增长才干、扩展眼界搭建广阔舞台,激励文理师生努力拼搏,追求卓越,在文理这方沃土筑梦、追梦、圆梦,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要学习身残志坚的拼搏精神,学习乐观的人生态度,正确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坎坷曲折,不畏艰辛,排除万难,树立远大志向,勇敢地做一个于社会、于国家有益的人。”


失去双腿后仍在游泳池中搏击的代国宏,“不因身体的缺陷而限制人生”的李安强,在黑暗中触摸手风琴凸点博史尼撒……面对曲折命运轨迹带来的重重挑战,他们心里那束名为“生命阳光”的希望之光,却从未熄灭。11月5日,四川残疾人励志报告团走进文理,为文理学子讲述“生命阳光”的力量。

“成都文理学院与省残联的友好合作由来已久,自2016年以来,由四川残疾人艺术团倾力打造的大型公益励志主题演出《生命阳光》先后6次在我校舞台大放异彩,以其特殊的艺术形式,表现了四川残疾人自强不息的感人事迹和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歌颂生命价值,感恩人间大爱。”学校党委书记、政府督导专员高华锦如是说道,“广大文理学子要学习他们身残志坚的拼搏精神,学习他们乐观的人生态度,正确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坎坷曲折,不畏艰辛,排除万难,树立远大志向,勇敢地做一个于社会、于国家、于人类有益的人。”

“有一段画面令我印象非常深刻,代国宏受伤后在学习游泳的过程中第一次掌握‘生命’的方向。面对残酷的噩耗,以乐观对抗,即使失去双腿也勇敢来到泳池,倔强地一次次尝试,用六年的时间证明自己的热爱。”教育学院2024级小学教育专业的黄怡心分享到。一次次站在泳池边远眺对岸,一次次地失败与重来,一滴滴汗水混着泪水,在当迟来的七人合照呈现在大屏幕上时,为代国宏的“游泳梦”成功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这是属于代国宏的故事,可那份执着与不屈,却在黄怡心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痕迹,“他对游泳的坚持,既是对阴霾的告别,又是对未来的宣言,用青春与梦想诠释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何必为人生的某个片段而哭泣,每个生命本身就拥有极致绽放的权利。这是体育学院2024级护理学专业的温小栏最大的感触,“生命的价值不在于是否残缺,而在于是否有奋进的心。演讲者们的成功告诉我们,梦想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心中有梦,并为之努力奋斗,无论条件多么艰苦,都有可能实现。”面对人生未知的风雨,温小栏始终相信,只要心中充满阳光,就能驱散黑暗,勇往直前。

“他们在黑暗中生长,带给世界的,却是光。”哪怕是在黑暗,也会有那么一丝光,照亮自己,也照亮整个世界。文法学院2024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周彦灵有感而发,“大学的征途正是人生重要的助跑道,是人生观重要的养成,这次宣讲会更让我坚定了乐观的人生态度,永不为挫折打倒的积极观念,让我在人生前进道路上坚定了自己的心。”

一场生动鲜活、感人至深的人生教育课和励志思政课,听到的是生命的呐喊,是青春的赞歌。哪怕要奋力奔跑,要历经困难,可那些乐观、勇敢、顽强的精神,终会化成一缕“生命阳光”,照亮漫漫人生路。要相信,“当我们不能决定生命长度的时候,可以通过努力提高生命的质量;当我们不能改变客观现实的时候,我们可以改变人生的态度。愿每一个人都珍惜当下,笑对明天,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这不仅让新生们能够更好地融入大学生活,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还让文理学子们感受到科博节的魅力,能够朝着自己的目标发展,去展现自己、超越自己。”


一声声深情的朗诵,那是属于历史的厚重感;一支极具力量感的舞蹈,那是草原上生命的赞歌;一首青春活力的歌曲,那是炽热的青春……在五彩斑斓的灯光、动感的音乐、热烈的掌声中,学校科技文化博览节开幕式暨2024年迎新晚会正式拉开了帷幕。

传媒与演艺学院2024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李林安生身着礼服,手持麦克风,热情洋溢的台词瞬间点燃观众热情。“作为主持人,我们需把同学们辛苦排练的节目做一个精彩预热,这要求我们在这整个工程中不断打磨串词。在此过程中,有许多人给了我们很多帮助。像高宇泽师哥除了负责自己的串词外,还会整合大家的串词;优秀校友兰健学长,会细心地帮助我们修改与润色。”一场晚会编织起友谊的纽带,组建了这样一个有温度的团队。一次次串词的打磨,一遍遍彩排演练,不仅是对每个节目的负责,还是文理“老”带“新”的传承。

“在科博节浓厚氛围的影响下,我和我的队友们在排练中亲密互动,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帧帧瞬间都令我感到快乐。”作为大学生艺术团播主队一员的袁嘉阳,是此次《月光下的中国》的表演者。富有历史韵味的内容,加以表演者真挚的感情,让这个精心排练的节目赢得满堂喝彩。“这次晚会不仅让新生们能够更好地融入大学生活,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还让文理学子们感受到科博节的魅力,能够朝着自己的目标发展,去展现自己、超越自己。”

“我爱你中国,亲爱的母亲,我为你流泪,也为你自豪……”一首《我爱你中国》,唱响一群文理人的赤忱爱国心。会计学院2024级会计学专业的李宇航分享到,“我最想定格的瞬间是《我爱你中国》的合唱节目。当全场齐唱《我爱你中国》,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爱国热情,震撼又动人。”从小声哼唱到放声歌唱,从一个人到一群人最简单的歌词,却唱出了文理人对祖国最澄澈的爱。

八个手托球在学子高举的双手间滚动,象征着传承与希望。传媒与演艺学院2024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程雪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目标。“在文理,青春是图书馆的埋头苦读,操场上的肆意奔跑。让我们一起以优秀的学长学姐为榜样,拼搏进取,展望未来;让文理见证我们为梦想而拼搏的模样;让我们在自己的一番小天地里绽放光芒!”




“运动会深刻让我体会到强健体魄的重要性,也明白了集体荣誉和竞争精神的价值。体育能给我带来很多的收获,勇敢的迈出第一步,让自己拥有一个健康、良好的心态。”


阳光温暖明媚,操场上彩旗飘扬,沸腾澎湃的呐喊声此起彼伏。跑道上接力棒的交接,拔河比赛中的反复拉扯,旱地龙舟的团结协作……11月8日至9日,我校举行了第二十一届师生运动会。本次运动会,共有教职工1485人次,普通专业学生1860人次,体育专业学生780人次参加了74个项目比赛,比赛项目,参赛人数再创新高。经过激烈角逐和公平裁判,共评出个人奖项252项,集体奖项140项,再一次赛出了属于文理人的团结、文理人的担当、文理人的青春力量。

“长期以来,我校高度重视群众性体育工作开展,将体育工作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改善体育运动条件,经常性开展群众性体育运动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在师生运动会开幕式上,校长喻洪麟讲到,“一年一度的运动会既是对学校体育工作的一次检阅,更是广大师生精神风貌和综合素质的充分展示。希望通过本次运动会的举办,在全校营造崇尚健康、热爱运动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推动我校体育工作行稳致远。”

生命不息,运动不止,每一次的超越都让内心汹涌澎湃。“站到赛场上就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冲!”经济管理学院教师刘研说,“从2011年到2024年,我参与过这十年的运动会,也见证文理的变化。此次运动会井然有序,后勤服务成为亮点,充分利用学院特性,发挥了体育与大健康学院的专业作用。”更人性化的服务、更合理的赛事机制,不仅让运动会的展开更有序,还能更加充分发挥体育育人的作用。

“看到我们学生最后冲刺的时候,那叫一个快啊。感叹他们的年轻,特别有青春活动。”看着朝气蓬勃的文理学子,不由得勾起了学工部教师何冬雪的回忆,“这次让我想起我大学时,因为作为学生干部,要负责运动会后勤,就没办法参加到运动会项目中,也为自己留下了一些遗憾。”何冬雪大学时的遗憾,在文理运动会中得到了弥补。

赛场上,学生们涌向拔河绳的两侧,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人墙。拔河队员的脸庞涨得通红,双眼闪烁着坚定的光芒,紧紧盯着绳子中央那随风摇曳的红绸带,像一群蓄势待发的勇士,将全身的力量和激情,都凝聚在这一场力量的较量、意志的比拼之中。文法学院2024

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黄志浩在经历了一场酣畅淋漓的拔河后,有感而发:“第一次参加拔河比赛,比赛中我被如钢铁般的团结震撼,大家齐喊着‘121’。此刻,团结就是力量具象化了。”

“我喜欢挑战自我,享受在赛场上拼搏的感觉。接力赛让我感受到集体的力量,不断激发我的斗志,让我和队友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奋斗。”比起争夺第一,4×100接力赛选手、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2024级计算机应用专业的陈淼更享受为奋斗的过程中留下的美好记忆与结下的深厚友谊。“运动会让我深刻地体会到强健体魄的重要性,也明白了集体荣誉和竞争精神的价值。体育能给我带来很多的收获,勇敢的迈出第一步,让自己拥有一个健康、良好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