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第一次经历大检修,现场监护经验欠缺,这个‘口袋书’真是既实用又方便,对于我这样的新手帮助很大。”2023年刚参加工作的赵天宝说。
★验收完所有卧式槽和罐,立式塔成为了验收工作的最后一座大山。近十米深的立式塔需要借助软梯进入到塔底部。软梯不固定,下降过程仿佛在塔内荡秋千,摇摇晃晃,十分吃力。
★狭窄、昏暗的塔内,时间仿佛被定格,每一分每一秒都变得无比漫长。两层塔板之间不足一人高,验收时只能歪着头、弯着腰。马天伦拿着手电,杨殿波躬身侧头检查,每一层塔板、每一寸管线、每一个浮阀,都见证着马天伦与杨殿波汗流浃背的身影。
有机合成厂2024年大检修历时35天,完成检修项目246项,涵盖关键设备检修、压力容器检验等。解决了乙丙橡胶挤出机磨损、丁二烯塔壁泄漏等生产瓶颈和安全隐患,在历次检修中隐患消除最彻底、压力容器检验最全面。创新检修管理,制作管理手册、设置目视化设施等提升检修效率;高质量处理管线聚堵、腐蚀等问题,为装置下一个周期的安全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字一字印在纸上的标准
“标准化”是有机合成厂2024年大检修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秩序井然的检修现场是保证施工安全、检修质量的第一步。
作业管理有“口袋书”
8月的盛夏,火辣滚烫。在丁苯橡胶装置检修现场,监护人员指着脚手架说:“师傅,你搭的这个脚手架横杆长短不一,不合标准,赶紧整改!”
“长这么点还算长啊?差不多得了。”
“什么叫差不多?你看这‘口袋书’上怎么规定的。你这一根长一根短的,出了事,你能负责吗?”
看着“口袋书”上图文并茂的管理规定,施工人员默默整改了问题……
为全面打造高标准检修现场,该厂在准备阶段,围绕施工准备标准化、专项检修标准化、交工资料标准化等内容,重点对人员着装、施工机具、成品保护、动静设备检修等14个专项,编制了《有机合成厂2024年精益化大检修管理手册》和《有机合成厂2024年大检修标准化施工管理手册》。手册图文并茂,将规章制度变得通俗易懂,制作成口袋书大小,使监护人员随时随地查看,指导检修现场。
该厂累计为片区长等管理人员发放管理手册280册。
“今年是我第一次经历大检修,现场监护经验欠缺,这个‘口袋书’真是既实用又方便,对于我这样的新手帮助很大。认真学习、严格执行,就能保证标准化。”2023年刚参加工作的赵天宝说。
据统计,该厂各级人员依照“口袋书”要求,制止违章、违规行为300余起,将“口袋书”的作用发挥到了最大。实现了检修现场设施可靠、施工规范、检修达标。
检修样板有“指导书”
“挤出机是公司控重点检修项目,我们要高度重视检修过程监督、监管,规范作业行为,确保检修顺利进行。”在一场简短的监护人碰头会上,装置负责人一再叮嘱。几位监护人迅速进入工作状态。
“师傅,挤出机按要求拆解啊!”
“师傅,拆卸下来的螺栓、法兰管线别忘了按顺序标记。”
“师傅,这些拆下的管线赶紧封堵管口。”
在监护人耐心指导下,繁忙的检修现场被管理得井井有条。墙边的工具、螺栓、管线摆放得整整齐齐。展板上板板正正粘贴着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精修管理导则等多项文件。
乙丙橡胶装置A线挤出机检修是首个检修项目。为了将该项目打造成检修样板,工厂机动设备室在日常检修文件基础上又编制了上万字的《挤出机精修管理导则》《挤出机检修指导作业书》等极具指导意义的规范性文件,详细指导检修流程、检修现场目视化管理、检修质量验收等关键环节。监护人与施工单位负责人依照导则内容,使作业动作规范、作业风险降低,作业现场更加标准化、规范化。
“这个精修管理导则和作业指导书是我们管理现场的秘诀,让我们有‘法’可依。以前监护不明白检修流程,就是看着人家干,有了这个管理导则,变成指导人家干。对于胡干、蛮干人员,我们及时叫停、整改,保证了检修过程规范、标准。”属地片区长牛添明说。
在管理导则的指导下,挤出机成功实现了主减速机一级齿轮轴和二级齿轮轴大齿轮国产化替代,为乙丙橡胶稳定运行打下坚实基础。
一遍一遍喊在现场的标准
每天早上6点左右,有机合成厂食堂陆陆续续迎来第一批客人。厂班子成员、各装置负责人、片区长……匆匆吃过早饭,就赶赴检修现场,每天奔走好几万步,确保检修安全、有效推进。
作业前提醒一圈
7点,“红袖标、黄帽子、小喇叭”在检修现场来来回回。
“师傅,把电线捋直了。”
“一会儿高处作业安全带一定高挂低用!”
“师傅,你的特种作业证我看一眼。”
……
每天坚持作业前看一圈,喊话提醒一遍,已经成为该厂检修的前奏曲。
该厂始终坚持“三个提前”,即工作提前部署、问题提前看到、要求提前喊出。片区长每天早上开工前提前到现场查看,对作业点工机具摆放等情况逐个检查,不合格不允许开工;装置负责人每天利用安全喊话,针对当日施工实际提前提出标准化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实现了文明检修要求再强化。
作业中整改一圈
检修高峰期,每天有近千名检修人员同时作业。该厂把检修过程中的监督、监管列为工作重点,党委班子成员每天进入包保装置走一圈,指导解决装置检修过程中的堵点、卡点。各专业包保人员每天驻守检修现场,督促整改检修问题。
该厂把检修从严监管,贯彻作业施工全过程,组建工厂、车间两级现场文明小分队,全时段、全过程、全覆盖流动监管,形成了严密的监管防护网,不间断进行现场文明施工监督检查,做到发现问题即告知、即整改。同时,每天将各车间亮点工作在大检修周报上推广,起到以点带面的示范作用。
作业后验收一圈
每天快下班的时候,热火朝天的检修现场也安静了许多,经过一天紧张忙碌的施工,各装置检修人员略显疲态,手中的大锤好像更重了一些,最容易被忽视、被遗忘的问题也会在这个时间段出现。
“师傅,用过的电焊条回收到桶里。”
“临时用电箱赶紧上锁。”
“灭火器放回指定位置。”
……
临下班前,各装置监护人、片区长到全装置每个角落查一圈、验一遍,消除安全隐患。
该厂常态化开展结束前“最后一圈、最后一查”收尾工作,属地片区长、监护人对管辖区域的文明卫生、安全隐患进行无死角检查,对于发现的问题做到立查立改,实现了每日工完、料净、场地清,持续打造清洁有序、绿色文明检修现场的目标。
一滴一滴浸透汗水的标准
各装置经过了全面、细致的检修后,陆续迎来了验收工作。
5小时连续验收5台塔
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加上昏暗闷热的立式塔,不到5分钟,豆大的汗珠就顺着脖子往下流。
“任主任,这个塔里面有杂质。”
“一会儿通知施工人员再清理一下。”汗水早已浸湿了工装,可验收标准毫不放松。
9月7日,1-丁烯装置经过十余天的检修,迎来了第一波验收。装置生产负责人任航带着两名年轻的技术员,开始了“汗蒸式”验收。
第一个罐,两名年轻小将充满了干劲儿。经过两个小时的汗水洗礼,工作热情被浇得一塌糊涂。
“任主任,咱们歇会儿吧,剩下的明天再验收吧!”任航摘下了满是汗珠的眼镜,用衣角擦了擦。
“施工人员穿着防护服在里面干了十多天,你们在里面俩小时,就坚持不住了?”
两个年轻技术员看着汗珠在任航的脖子上淌成流儿,眼神里重新凝聚起光芒。“我们知道了,任主任,你歇会儿吧,下个罐我俩进去检查。”看着两个小将的背影,任航欣慰地笑了。
验收完所有卧式槽和罐,立式塔成为了验收工作的最后一座大山。近十米深的立式塔需要借助软梯进入到塔底部。软梯不固定,下降过程仿佛在塔内荡秋千,摇摇晃晃,十分吃力。
每往下走一步,全身的肌肉都高度紧绷,脖子上的汗流得也更快了些。“再难,也绝不放过一处死角。”任航坚定的语气振奋了两名小将的意志。3个人一鼓作气,经过5个小时连续奋战,5座立式塔全部验收完成。
“这次验收,是我们入厂3年以来最辛苦,也是最有意义的一项任务。今后,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我们都不怕了。”两名年轻技术员经过两天的验收工作后,成长了许多。
进塔27次、攀爬218层
8天时间,累计进塔27次、完成218层塔内验收,及时发现并整改塔内问题25项,芳烃装置成为全厂第一个检修交工艺的装置。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芳烃装置主任马天伦说。
“T101塔第79层,浮阀缺失。”
“记下了。接着往上爬。”
……
侧着身、弯着腰、歪着头,来到了第80层。这是马天伦与副主任杨殿波8天里,做得最多的动作。
芳烃装置的塔,需要在塔底最下层人孔进入,沿着塔内狭窄的通道板,一层一层向上攀爬验收。
塔内昏暗、闷热、空气不流通,每一次验收对人的意志都是极大的考验。为了不耽误检修进度,马天伦与杨殿波主动承担起全装置塔内验收工作。
“杨主任,你去卫生间没?咱俩这一进一出就是半天时间。”
“去过了,水都没敢多喝。走吧,今天这座塔40多米,80多层,早点开始,今天一定把它检查完。”
为了不耽误验收进度,马天伦与杨殿波每天验收前上厕所、少喝水成为了固定动作。
狭窄、昏暗的塔内,时间仿佛被定格,每一分每一秒都变得无比漫长。
两层塔板之间不足一人高,验收时只能歪着头、弯着腰。马天伦拿着手电,杨殿波躬身侧头检查,每一层塔板、每一寸管线、每一个浮阀,都见证着马天伦与杨殿波汗流浃背的身影。
第一轮验收结束后,经过了两天的整改,马天伦与杨殿波再次进入塔内复查。他们丝毫没有放松警惕,对照问题清单,逐项销号,确保隐患完全消除,为芳烃装置一次开车成功打下坚实基础。
羊角锤的敲击很动听
“铛铛铛、铛铛铛。”经过羊角锤敲打,几个藏在角落里松动的螺栓被发现,检修人员赶紧拿着定力矩扳手对螺栓进行紧固。
“这个小锤头太神奇啦!这几天,通过羊角锤已经发现好几处螺栓松动。”2023年参加工作的李骏兴奋地说。
机动设备室为全厂设备专业人员配发40把羊角锤,并对没有使用经验的青工展开系统培训。
“小锤敲击螺栓发出的音调可以辨别螺栓紧固是否到位。紧固到位的螺栓,敲击发出的声音清脆;松动的螺栓,敲击声音沉闷。”得到使用精髓的李骏说。
这种新颖、实用的特色验收法,充分调动了青工参与质量验收的积极性。他们手拿小锤对换热器封头、塔槽罐人孔进行全覆盖敲击排查。
通过这种方法,发现并处理多处螺栓松动、紧固不到位问题,羊角锤成为大检修验收舞台上的小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