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长江大学 - 《长江大学报》

清 水 巷

作者:□  郑雅文    
2024-10-31     浏览(31)     (0)

作者在清水巷中迷失,回忆十年前美好时光,感叹巷子变迁,最终无法走出小巷。作者对清水巷充满感情,但现在已无人了解其曾经的孤独和美好。

我在这条小巷中走不出来了。清水巷的尽头是家里的老宅,十年前,是我最后一次见它,后来我再也没从这个巷子里走出来。

我不止一次在梦里哭醒,因为我无数次美好的回忆都在十年前的那天,被风刮的烟消云散。被困在这个巷子里了,我突然意识到这一点,可这是我永远无法面对的现实,那种触碰不到的痛,也只有我一个人能够感受到。

我死了,但绝不是肉体的死亡。因为对于一个灵魂出走的人而言,肉体的消失根本不在话下,我也并不会为之懊恼。

十年前的清水巷并不是这般荒凉,青石板路总是潮湿的,孩童们总会踏在上面,这路把孩子们从清水巷送走,去到无数个远方,这一走,难有人再回来。我不理解这种忘根的想法,所以自幼立志返哺清水巷,可还是迟了许多年。

这巷子里的老人也成了清水巷的“活化石”,他们总爱和我们讲这个巷子的“发家史”,没有多宏大,反反复复都是那几句话:老祖宗啊,一砖一瓦砌成的。

毫不夸张地讲,清水巷带给我的回忆,是此生最美的风景。那里有花有草,有山有水,有朋友更有家人。这些能让我心安和幸福的事物都集中在这里,我怎么会不去珍惜?那是我灵魂生长的地方,更是我灵魂消逝的地方。我本以为我的清水巷会长生,会等着我回家,可它终究没有抵过现代化的变迁。

最后一次去清水巷,青石板路被推平,房屋的门上贴满了封条,我最爱的红墙上写满了“拆”字。巷子里的年轻人把酒言欢,似乎在庆祝着这一切,被资本夷为平地的滋味,他们竟然也能这般品味。我和那些念旧的老人一样,呆坐在巷口,望着远山的日落,无力地看着百年老巷的落幕。

现在的清水巷成了远近闻名的购物天堂,没有人主动去了解,这里曾经是我的天堂,那颗孤独的心栖息的天堂。

我终究是在这小巷中走不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