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山东中医药大学 - 《山东中医药大学报》

人生不设限,行且将至———读《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有感

作者:康复医学院2022级  时玉函    
2024-11-27     浏览(3048)     (1)

这篇文章讲述了作者通过教育改变自己命运的故事,教育使他认识自我,找到人生的价值所在,最终取得了剑桥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文章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教育能够使人摆脱原生家庭的束缚,实现自我拯救与蜕变。作者对未来充满信心,坚信自己会像鸟一样飞向属于自己的山峰。

初次看到这本书是在书店里,封面是大写的英文,翻译出来是教育。理所应当把它认为是对教育高谈阔论,或者是一碗心灵鸡汤,自然略过。近来和朋友聊起未来,朋友推荐我读一本书,搜索才发现是我之前看到过的那本,中文起的如此浪漫且有力量———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我不禁重复默念了三遍,随后脑海里的第一个反应是:这座山到底是什么?

这本书是塔拉·韦斯特弗的自传体小说。

故事发生在美国爱达荷州的大山里,一个有着极端思想的摩门教家庭,家里七个孩子,主人公塔拉是最小的那一个,十七年间从未踏入学校课堂,只有母亲教给她最基本的生活自理常识,每天就在父亲的垃圾场里工作,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除此之外,她还要忍受着父亲的辱骂,哥哥的暴力,疾病的折磨。寥寥几字无法诉说尽她所经历的苦难,我的心也不自觉被她牵动。如此天崩开局,难道生活就这样了,要止步于此了吗?不,不是的。

“有些鸟儿终究是要飞走的,因为它的每一片羽毛属于自由”塔拉在三哥的影响下抓住了那一个机会,怀着对知识与未来的渴望,勇敢飞向她的那座山。在她求学期间,她接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与同龄人在经济水平、学习习惯、思想方式、为人处世都有巨大的差异,她一次次起飞又一次次摔下,在不断受教育的过程中,她成功寻找到自我,找到自己因何而活,人生的价值所在———在热爱的事业上付诸一生永不后悔。最终取得了剑桥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这一年塔拉27岁。

从17岁到27岁,受教育的十年改变了她的人生,我无法想象如果塔拉那一次没有选择离家接受教育,她会不会还在那个垃圾场里工作,或许被嫁给一个和她父亲一样有极端思想、双向感情障碍、只用暴力解决问题的男人。从小到大,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都让我们好好学习,上更好的大学,接受更好的教育。我们好像从未思考过教育的意义,把它当作理所当然的事,甚至可有可无。教育除了使人习得最基本的生存理念和看待事物的角度与方法,还有着突破原生家庭束缚的力量、实现自我拯救与蜕变的功能。“我觉得接受教育其实只是一个自我发现的过程,它能培养自我意识,让你认识你自己的想法。”书中这样写道。这一刻我理解了张桂梅校长为什么创办免费的女子高中,拼了命地让大山里的女娃上高中、考大学。这为的是让她们不用依附于别人而活,为的是让她们有自我的独立意识,为的是让她们在未来有更多的可能性。

对我而言,塔拉的故事并不是在歌颂苦难教育,而是在歌颂在苦难下坚持过来的自己,看到教育的意义。关于未来,我无法预测到要发生什么,仔细想一想,没有什么是值得焦虑的,我正拥有着这么好的教育资源,读着自己喜欢的专业,同时还有着温馨的家庭环境,最幸运的是我明确自己人生价值是什么———让功能障碍者有机会重返社会。我仿佛听见了山中的回音:不管你的出身、学历、家庭背景,只要勇敢做自己,就永远有人会爱你!

愿我们像鸟一样,飞向属于我们的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