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小的远方而来,那远方虽小得许多人不曾听闻,却是我记忆深处的一颗明珠。在秋末十一月,万物萧瑟的季节,我正如同金黄的落叶,向熟悉的枝桠告别,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在那个小小的地方,每当我远远地向山头望去,便隐隐约约可见山头被淡淡的黄色笼罩,那是树梢的落叶先一步嗅到秋天的气息,早早给那一片土地换上了姜黄的大衣。若有人走在落叶地毯上,每一步都会发出“咔咔”的响声,那是它们在用独特的方式悄悄告诉你秋天的到来。气温骤降,河水也只是懒懒地淌着,只见几艘游船在河上缓缓地荡着,时不时传来几声欢声笑语,温暖了有几分萧瑟的秋季。那时,只是简简单单地在马路边散步,也能感受到大地放缓了呼吸。小城好像将一切都放大了,在小城中轻而易举便能感受到落叶飘下时的风速,能分辨泥土的呼吸。
我怀揣着小小的梦想,拖着日渐沉重的行囊来到此处,回首往昔,我已经走过了太多寒来暑往。甬城的末一季,我们先知道。秋末,日渐干冷的空气,总教唆着我们多多添衣,秋日揽着旧日的气息,像个轻巧的影子,俏皮地躲开了。我期待着冬日里的暖阳,将甬城里大大小小的建筑都镀上一层暖融融的金色,叫人心中充满希望。
在这平淡的日夜更替里,细腻的日月描摹出未来的图影,云轻轻地遮盖着,把“浓”抹成“淡”,年年今日,灯明如昼。原火不灭之始,便是憧憬折射了梦想,那些过去的不完美,有些与我擦肩而过从此天各一方,有些便永久驻进我的心魂。憧憬即是从此岸到达彼岸的摆渡船,即便不可得也已有所得,如此带着神性的光芒,是它指引着我们借其光而行。
在理想的树梢之下,是现实的尘埃,我们总想着距离天空更近一点,可现实却是风将我们吹向比地面更低的地方。这么一看,幸福与希望好像是遥不可及,好像是在黑暗中踽踽独行,好像是与终点撕裂了。叔本华曾言:“苦恼并非从外界所注入,它就像流不尽的苦汁,而它的泉源正在我们心底。”欲望是无法填平的,站在谷底向上望,这愈发遥不可及的距离,便是人生。如此一看,意义如何生长,幸福如何获得呢?
史铁生说:“我们从遥远的地方来,到遥远的地方去,我们是地球上的朝拜者和陌生人。”我们赏遍山川湖海,历经春夏秋冬,于岁月长河中穿梭,起点和终点皆已朦胧,在漂泊风雨中摇曳,在无尽泥潭中挣扎,在漫漫长路中求索,在欢声笑语中感受,唯一如黄金般闪耀的,是信念,我小小的世界观,融进了这两个字中,我的故事因其逐步生发开来。它横亘在无穷的迷茫与孤独之间,凝聚了不甘,启示着我们弃暗投明的时刻,使万千梦想在这一刻得以共鸣。
走了那么远,我们去寻找一盏明灯。(沈麦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