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中西方教育交流的里程碑—杜威、郭秉文、陶行知、陈鹤琴教育思想学术研讨会”在南京晓庄学院方山校区隆重举行。来自海内外教育界专家学者师生近400人现场参与活动。
南京晓庄学院校长张志华致开幕词,副校长赵向军主持开幕式。哥伦比亚大学中国教育研究中心代理主任赫尔夫·瓦伦(HerveVarenne)教授、中国教育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程贺南教授、教育学院高级研究员尼古拉斯·萨德尼茨基(NicholasSadnytzky)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冯建军教授、东南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耿有权教授、南京晓庄学院幼儿师范学院院长袁宗金教授应邀作主旨报告。南京市浦口区行知教育集团、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杨瑞清校长,南京市鼓楼幼儿园何凯黎园长,南京晓庄学院外国语学院王静萍院长、教师教育学院张济洲院长在学术沙龙环节进行了分享与交流。
张志华代表南京晓庄学院对从美国远道而来的专家学者表示诚挚的欢迎,对积极参加此次活动的师生代表表示衷心的感谢。张志华介绍,110年前,陶行知先生赴美留学,学成归国后,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创办了“晓庄试验乡村师范”,这是我国乡村师范教育发祥地、近代中国教育家精神策源地。近百年来,一代代晓庄人传承弘扬陶行知教育思想精髓,形成了“教学做合一”的校训、“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校风和“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张志华表示,约翰·杜威,以其深邃的教育哲学和前瞻性的教育理念,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教育家之一。他的思想曾对二十世纪前期的中国教育界、思想界产生过重大影响,他培养了包括胡适、陶行知、郭秉文、张伯苓等一批国学大师和专家学者。张志华强调,今年是杜威诞辰165周年和来华讲学105周年,郭秉文毕业110周年以及陶行知、陈鹤琴留美110周年。值此四位教育家的重要纪念日之际,我们举办此次研讨会,回顾与总结四位教育家的思想精髓,纪念他们的卓越贡献,汲取他们的思想精华,为当代教育实践提供智慧和启迪。
程贺南在致辞中代表哥伦比亚大学中国教育研究中心,深情地向南京晓庄学院为此次会议的精心筹备表达了感激之情。开幕式上,赫尔夫·瓦伦(Herve Varenne)和程贺南代表哥伦比亚大学中国教育研究中心向南京晓庄学院赠送了“哥伦比亚大学1924年出版的教育史年鉴”和“陶行知先生于1916年写给时任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院长J·E罗素信件”两件珍贵的历史文献影印件。张志华回赠了由我校陈爱民教授创作、寓意深远的“爱满天下”书法作品。
此次研讨会的召开,不仅是对四位教育家思想精髓的回顾与总结,更是对其教育理念当代价值与实践应用的深入探讨。此次研讨会由南京晓庄学院携手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中国教育研究中心共同举办,延续晓庄与哥伦比亚大学的百年渊源,为加强两校国际合作与交流、促进教育创新发展,提供了契机与平台。
陶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