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 - 《九院报》

专家汇聚一堂交流口腔颌面外科
领域疾病诊治的先进水平

国家口腔医学中心口腔颌面外科常见操作标准化与规范化专家系列巡讲
-宁夏银川站圆满举行

2024-08-10    

图片.png

7月26日至28日,由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国家口腔医学中心(上海)、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九院)共同主办,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口腔医(学)院承办的“关节一颌骨一咬公多学科联合诊治--口腔颌面外科常见操作标准化与规范化”专家系列巡讲在宁夏银川成功举行。此次会议汇聚了口腔颌面外科领域的专家学者,通过各领域内肿瘤、关节相关专家理论授课、手术示教及义诊、查房等途径提升地方医疗同行的疾病诊治水平,以促进口腔颌面外科疾病诊治的规范化、标准化和人性化。会议由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口腔医(学)院院长黄永清教授主持。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党委书记郝银菊与宁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刘涛分别代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与宁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对名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谢,表示此次巡讲为宁夏地区口腔颌面外科领域的同仁提供一个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为宁夏及西部地区口腔颌面外科领域的科研与临床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中国工程院院一张志愿为大家带来了题为《规范化、标准化、人性化是确保医疗质量之核心 --如何提高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生存率》的精彩报告。张院士提出,目前口腔颌面头颈部肿瘤治疗的问题有:缺乏明确专业划分;操作不规范,简化流程;过于强调生物治疗;缺之有效的循证医学证据;严重忽视心理治疗等。针对治疗中的问题,张院士提出了几点相应的应对措施:要明确专业划分、禁止跨专业行医;发挥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以及专科联盟的辐射作用,加强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加强医疗质量的检查;加强临床、病理和影像等多学科的沟通,在常规病理的基础上,增加对于肿瘤标志物的认识;加强多学科合作,发挥手术医生的主导作用,积极摸索最佳的个体化综合治疗策略;开展临床试验及循证医学研究,探索标志物指导下的化疗和放疗;积极开展多维度的医患沟通,加强医务工作者的人文道德教育,加强对于肿瘤患者术后康复的认识,积极探索康复治疗的新手段和新策略。张院一总结道:首次彻底手术加功能修复是提高口腔-头颈部肿瘤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关键性措施。张院士强调“口腔颌面外科常见操作标准化与规范化”专家系列巡讲的开展,对于提升地方、区域的口腔颌面外科领域的技术水平、医疗质量具有深远的意义。

授课环节,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巡讲团团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杨驰教授为大家带来了“颞下颌关节 -颌骨 -咬合共同体’的课程。课程中,杨教授提出了全新的理念:关节-颌骨-咬合(JJO)共同体。巡讲团肿瘤组组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何悦教授围绕“颈淋巴清扫术”这一颌面头颈肿瘤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手术进行了深入的讲解。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彭歆教授为大家带来了“颌骨缺损修复重建术”的课程,详细地为大家讲解了颌骨手术步骤、注意要点以及突发情况的解决办法。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侯劲松教授从放射性颌骨坏死的概念、临床特征及诊断、手术方式的选择、手术的特点,不同木式的治疗要点,缺损重建的方法等方面详细地给大家介绍了“放射性颌骨坏死的诊疗规范”。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胡敏教授则针对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诊断与治疗思考”这一话题与大家展开讨论,讲述了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诊断标准及早期诊断,提供了题下颌关节骨关节炎的标准化诊断操作。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祝颂松教授为大家带来“下颌发育不足的外科矫治”通过案例着重讲解了人工题下关节重建手术的矫治标以及成年下颌发育不足的诊疗流程。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魏建华教授讲解了“胸大肌皮瓣的制备及临床应用”,详细介绍了适应症及手术注意事项等临床要点。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王延安教授为大家带来“口腔颌面脉管畸形与血管瘤的手术治疗”的课程,详细介绍常见脉管疾病分类特点及治疗策略。

7月28日,在进行前一天理论授课后,为更好地向参会学员展示口腔颌面外科标准化及规范化的常见操作路径及术中注意要点,杨驰教授和何悦教授分别开展了“关节盘手术”和“颈淋巴清扫术”的手术演示,手术精彩纷呈。

巡讲期间,张志愿院士在当地开展了“院士塞上行,沪宁山海情”义诊活动和教学查房。此次义诊不仅涵盖了常见的口腔健康问题,还特别针对复杂的“疑难杂症”及罕见病例,张志愿院士凭借其深厚的专业功底与卓越的诊疗技术,为患者提供了即时、精准且高效的医疗诊断与服务,彰显了医者仁心与大爱无疆的精神。

国家口腔医学中心口腔颌面外科巡讲团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志愿院士和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驰教授共同策划发起,于今年4月在上海正式启动。口腔颌面外科巡讲团宁夏站巡讲的圆满举行,为中西部地区口腔领面外科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临床学习交流平台。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教育、科技、人才内在一致、相互支撑。“作为交大口腔学科带头人,张志愿院士身体力行,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殚精竭虑,为平台发展指点迷津,致力开展有组织的科学研究,精准把握学科主攻发展方向。在邱蔚六院士和张志愿院士的引领下,交大口腔在第五轮教育部学科评估中获得历史最好成绩。

作为国家口腔医学中心和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张志愿院士始终把推动中国口腔医学发展为己任,用满腔热忱为口腔医学事业奔走一线。适逢医学院暑假间隙,张志愿院士前往各地开展理论授课、手术示教、查房教学,并参加义诊活动,传道授业不遗余力,助力口腔学科发展。参加中华口腔医学会西部行系列活动,在石河子大学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口腔学科发展调研,开展教学查房并亲自手术示教指导;参加山东青岛市老年医学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参加口腔医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项目评审会,参加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第四次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学术年会并做报告,同期为内蒙古医科大学口腔医院揭牌,为推动内蒙古及盾边地区口腔医学领域的创新发展贡献绵薄之力;参加海南省口腔临床医学中心建设验收工作,并开展义诊、临床教学查房及手术示教工作。


图片.png

杨驰教授和何悦教授分别进行手术演示


张志愿院士古稀之年仍然亲临临床一线,亲自操刀手术,亲自示范示教。他的身影总是出现在学科和病人需要他的偏远地区,积极为我国的口腔卫生医疗事业辛勤奔走,为当地口腔卫生人才的培养输血造血,带动了一批又一批医疗骨干到全国口腔医学发展相对较慢的地区开展口腔学科建设。对此,张志愿院士总说,自己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主要是当地政府和医院尊重知识和人才,从业务发展、生活实际等方面给予足够的关心和爱护,共同推动当地口腔医疗水平不断提升。

张院士表示,国家口腔医学中心口腔颌面外科巡讲团后期将继续发挥其在学术交流、技术推广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为我国口腔颌面外科事业的繁荣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国家口腔医学中心(上海)、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九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