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软件学院确立了建设综合性大学特色鲜明高水平工科学院的发展定位,聚焦破解党建与事业发展“两张皮”这一根本问题,探索构建“四力一体”治理体系,制定学院《发展战略与行动方案》,实施“1体系2平台3工程4计划”发展进路,激活“四轮并驱”事业发展新动能,形成了党建与事业深度融合、高质量党建引领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下一步,学院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按照学校统一部署,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
厘清学院形势新标位与发展新定位,把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方位格局。深刻把握教育强国建设时代境遇下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重大意义和实践要求,精准把握学校深化综合改革的战略布局和进路安排,坚持“从全局谋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进一步厘清学院发展面临的11个形势新标位和3个突出新问题。坚定学院“综合性大学工科”的系统结构定位,站稳“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高品质获得感”的进程定位,树牢“一特三力六维”的人才培养定位,锚定“485”学科发展定位,即坚持4个主导方向,做强8个支撑领域,培育智慧农业、智慧教育、智能网联汽车软件、未来信息与生物医学交叉、航天信息安全等5个应用场景。
聚力要素优化与重组,打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有效进路。改革创新从来都不是无中生有,而对现有要素的空间结构、时间秩序与节奏进行优化重组,往往会产生质变甚至系统变革,进而形成高阶生态。面对当前多元复杂的高等教育改革境遇,需要回到问题导向,回到实事求是,回到改革要素的时空逻辑。学院发力学科专业要素优化重组,进一步整合资源,聚力办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2个一流专业,适度降低本科生招生规模。优化人才队伍结构,落定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入职,加速推进中航科工集团国家级人才团队引进,到2024年底,有望实现1位海外院士、3位领军人才、2位青年拔尖人才的“1+3+2”国家级人才队伍格局,切实发挥师资队伍塔尖的领军牵引效应。拓展优化科研团队布局,厘定学科发展“485”新定位,新组建智联网络信息安全、未来信息与生物医学2个科研大团队,实现8个科研大团队、17个科研微团队的有组织科研团队格局。进一步深化综合性大学计算机类专业“融通式”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精进思政贯通、产科教融合、国际化融汇3个路径,着力调整产科教融合课程体系的数量结构、类型结构、时序结构、班额结构与排教结构,切实提升课程质量。
形塑“一融双高”治理体系与文化,确保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行稳致远。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一定要遵循规律与常识,需要有科学自恰的治理体系与治理文化做支撑。学院进一步深化党建工作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四力一体”治理体系的探索与实践,力争为高校二级学院“一融双高”治理体系改革破局提供院本方案。“四力一体”治理体系构建,涉及治理队伍、治理结构与健全网络、科学决策、执行机制、考核评价等多个维度。当前,首要任务是激发改革主体的驱动力,这就要从治理体系与文化形塑上发力,要为改革者实干家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和安全兜底制度,切实提升他们的绩效待遇、价值认同与职业发展空间,旗帜鲜明树立干事创业的价值观和选人用人导向。学院要精准调整绩效考核办法,探索实施专任教师本科生教学考核、本科生导师考核、本科生班主任考核,进一步做好辅导员考核,优化科研团队考核及考核结果的应用。 (文/孙楚航 图/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软件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