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0 月 28 日至 30 日,首届山东省红十字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在济南举办,青岛市市立医院“骨道匠心 筑梦健康”志愿服务队参赛项目——“高原(西藏)骨关节病志愿服务项目”荣获铜奖。
本次大赛由山东省红十字会主办,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志愿服务项目孵化基地(山东)承办,以“生命教育:‘救’在身边,‘献’在行动”为主题,经过线上初赛,全省共有 20 个项目进入线下决赛。
受西藏高原地理气候等条件影响,骨关节病是当地高发疾病,当地很多居民在 45 岁左右就患上了骨关节病且患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受限于高原医疗条件,加上出藏治疗费用过高,许多患者无法及时得到治疗,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在此背景下,2023 年 9 月,我院作为市属唯一的三级甲等红十字冠名医疗机构,联合青岛市红十字会、青岛市卫生健康委共同发起了“山海相拥,大爱同行‘高原疾病’救治公益项目”,致力于高原常见疾病的防治,造福藏区农牧民。
在项目支持下,医院派出由医疗、护理、麻醉、康复、院感等多个专业人员组成的医疗团队,开启组团式赴藏救治,一年多的时间里团队三次奔赴西藏,在海拔 4000 多米的高原完成了 72 台手术,同时为多名来青藏族同胞开展手术及康复治疗,累计让 108 位患有严重骨关节炎的藏族同胞成功获得治疗,重圆他们的“健步梦”。
该项目以多专业“组团式”赴藏手术模式的创新性、流程的高效性、服务的连续性和受益群体的广泛性得到评委专家的好评。
该项目开创了省内多专业“组团式”赴藏手术志愿服务新模式。为最大限度保障手术患者的安全,赴藏团队由医、护、康、麻醉、院感等不同专业人员组成。项目救治的对象主要为生活困难的患有严重骨关节病的藏区农牧民,手术患者的筛选在医疗队赴藏前就通过远程会诊系统进行,感染管理人员同样会提前与当地手术室、供应室对接,从手术室环境卫生学监测、供应室清洗消毒灭菌流程等方面进行积极沟通与协调。医疗队到达西藏后,团队人员会先行到诊疗现场对手术室环境管理及无菌物品管理、供应室清洁消毒与灭菌流程进行优化;医疗队每次手术前都会为当地医护人员开展应急救治演练和心肺复苏、除颤仪使用等培训,在规范抢救流程和操作细节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两地医疗团队沟通、协调配合能力。保障了在高原有限的条件下开展高水平诊治,帮助当地医疗机构形成规范化、长效化的骨关节病预防、筛查、治疗和康复工作机制。
通过手把手的带教和同台手术,当地医护团队的骨关节病规范诊疗康复能力得到快速提升,成长为“带不走的医疗队”,更好地救治更多当地骨关节病患者。同时青岛市市立医院的“医护康”一体化快速康复模式也从青岛被移植到了高原,帮助更多患者快速康复。
项目在西藏地区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青岛“辫子医生”在高原手术的事迹在藏区广为传播,事迹被《人民日报》、《工人日报》、《光明日报》、健康报等多家国家级媒体报道,展现了青岛医护人员的博爱与奉献精神。
今后,项目团队将不断完善救治模式与流程,为更多的藏族同胞重圆“大步走”的梦想。
( 党委办公室 徐福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