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湖南城市学院 - 《湖南城市学院报》

芙蓉花开 绽放育人芬芳

——记我校湖南省“芙蓉教学名师”获得者 王姣亮

作者:学生记者  周贵湘  凌溢    
2024-10-31     浏览(98)     (0)


         

 

王姣亮 近照

她与时俱进,将科研与教学进行创新性结合,为学生呈现出趣意盎然的“数智化”课堂;她不忘初心,将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践行于教育教学过程始终,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内驱力。她就是湖南省“芙蓉教学名师”获得者,我校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教师王姣亮。

不断求索,笃志求真

对于王姣亮来说,实验室和办公室是她的“头脑风暴训练营”。在这里,她不断反思教学过程,总结优缺点,对照新课标完善和改进教学设计,验证数据的准确性,为更高效、更完美教学积蓄力量。

“物理化学”作为一门枯燥抽象的纯理论学科,最大的难题是学生的兴趣不高。为了提高课堂的抬头率和认知度,她创新课堂导入,以“课前导学案”的形式,有效地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CCTV一档著名的栏目《是真的吗?》被她引入课堂,并把每一期与专业相关的素材提取进课堂。她还会从手机电池的运行原理或是港珠澳大桥为什么能长久屹立等引发学生兴趣的问题入手引导学生从“知之者”变成“乐之者”。

王姣亮的教学不仅止于课堂,课后的“第二课堂”上,她会根据课程的重难点布置一系列线上任务,积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消化所学理论知识。她会利用自己休息时间在线上的答疑讨论区随时随地回答学生的问题,她的解答总是既准确又深入浅出,让学生能够迅速理解并应用所学的新知识。王姣亮说:“思维能力的发展才是终身学习的基础,也是学生未来成功的关键。”

王姣亮会将自己的科学研究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不断提高教学专业化水平。她说:“要在已有的文献上突破创新,站在巨人肩膀上,多看多想多做。”她对科研的态度始终要求精益求精。早期科研条件有限,仪器设备不足,对于高端仪器的要求较高,在有限的环境里,王姣亮始终坚守在科研一线,带领王金宝、宋晓凤等一批热爱科学研究的学生在有限的条件里创造出了较好的科研成果,共发表有SCI一区论文2篇、三区论文2篇。王姣亮个人目前共发表论文30余篇,包括15篇SCI,主持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指导学生参加湖南省化学实验竞赛,获得省级一等奖多项。

寓教于乐,聚焦学生发展

自2016年正式从教以来,王姣亮培养学生积极参加湖南省的化学竞赛,在2019、2021、2023年所指导的学生竞赛均获得湖南省第一名。这在同类院校甚至更高层次的院校中,也算是非常不错的成绩。只要是学生有参赛意向,王姣亮都会毫无保留地帮助他们。她说:“只有学生相信我,我才能够带动他们。”在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的同时,她也取得了许多耀眼教学成就:“国家一流课程”、省教学竞赛一等奖、学校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等。

王姣亮从心底爱着学生,她经常为他们提供生活帮助,给予指导和有效建议。2016级学生陈昭君对于未来感到十分迷茫,王老师热心地为其指点方向,给出专业性建议。在王老师的影响下,2023年硕士毕业后的陈昭君选择回到母校图书馆工作。据王姣亮回忆,当时是六十几个人一同应聘,学校只有两个名额,陈昭君最终脱颖而出。“与老师成为同事,是我最开心的事情。”陈昭君表示,“王老师是我的恩师,更是我工作上的榜样!”教育的力量在这一刻得到彰显。

三门课程的教学,一年四百多课时,王姣亮始终坚守教学一线,站好三尺讲台。她的脸上永远洋溢激情,永远自信昂扬。她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为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年华。王姣亮表示,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她将始终以一往无前的劲头持续探索,潜心耕耘,守护着每一次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