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们、同学们,大家能充分利用这次难得的机会,在活动中不怕苦、不怕累,用心用情体验真实的农村、感受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从中自觉地肩负使命、履行担当,我由衷地感到骄傲和自豪。”在青岛市平度市大泽山下的葡萄大观园里,学校党委书记徐剑波看望正在开展服务活动的师生,为他们以实际行动融入乡村全面振兴、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点赞。
徐剑波表示,乡村对于我们而言,如木之根,如水之源。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作为一名山东农大人,更应当深入乡村,寻根问源,不断增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历史紧迫感和责任感,要把个人的抱负与国家社会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更加自觉地投入到学习实践中,坚定学农爱农、强农兴农的信心和决心。
今年暑期,山东农大继续深入开展乡村振兴驿站挂牌建设工作,在山东省共建了7000个驿站。学校为驿站配备指导教师,聘任学生担任驿站科技专员,师生深入乡土深处,围绕“三农”发展做课题、写论文、送技术、办实事,以实际行动培养知农爱农、强农兴农新型人才,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今年,山东农大将完成1万个驿站建设。
立足人才培养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乡村振兴驿站建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生动体现,是为了培养更多知农爱农的新型人才,而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完善、不断凝练提升,最终又能更好的促进驿站建设,实现驿站建设与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相互赋能。”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冷畅俭说。
在这个炽热的暑期,山东农大师生脚步不停、格外忙碌,1025名研究生、7000名学生科技专员奔赴全省7000个乡村一线,挥洒汗水,在乡村振兴驿站开展了不少于7天的农业技术服务。
在青岛市平度市新河镇,数智筑农团队负责人、经济管理学院(商学院)的宋东金等5名同学在草编工厂开展了乡村振兴驿站直播助农活动;在济南市莱芜区桑园公社,艺术学院的李湘等8名同学自发组建“破茧成蝶实践服务队”,针对公社发展面临的困境,提出亲子乐园、桑树采摘园、景观节点保护等新思路;在济南市曲堤街道的黄瓜大棚里,植保学院的张广峰等3名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调研了解黄瓜长势,向农户们进行了黄瓜靶斑病的科普及防治指导;……
“在田间地头与农户交流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很多在实验室里很难接触到的农业生产最迫切的需求,这为我们开展科学研究、指导学生毕业课题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在泰安市东平县斑鸠店镇西堂子村的大豆种植区调研时,农学院张大健老师正详细记录着农户的问题和需求,在为乡村送技术、解难题的同时,也为学生挖掘着新的研究课题。
通过驿站建设,结合服务产业发展实际,主动发现、挖掘和推荐毕业选题素材,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做好毕业选题设计,切实解决农业产生实际中的问题,真正将人才培养与乡村发展紧密结合。
大棚、田间、果园、菜园等都成为山东农大学子们学习专业知识、练就兴农本领的“实践课堂”,村民农户、涉农负责人都是学生的“实践导师”。“田间课堂”中,青年学生在泥土的摔打中,风吹日晒的历练下,深入了解了“三农”问题的现状和困难,认识到扎实专业的重要价值,厚植了知农爱农的情怀、练就了服务乡村的本领,实现了乡村发展与学生成长的 “双向奔赴”。
“通过驿站建设,我们和指导老师扎根乡村基层,在生产一线蹲点,自找苦吃。我们与农民朝夕相处,一起劳动实践,共同发现并解决农业生产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使我们更直观、更全面、更具体地了解和掌握了中国乡村的实际情况,学农为农初心更加坚定。”农学院学生科技专员王国强说。
聚焦农业产业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今年5月份,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山东时指出 “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作为农业大省,山东在全国有很多响当当的产业品牌,又有很多分布在乡镇有规模、有实力的特色产业。但也存在现代农业技术支撑力度不够和缺乏懂农业、会技术的新型农业人才等实际问题。
“学校通过乡村振兴驿站建设,师生深入乡土深处、扎根基层一线,搭建了学校与乡村联系更加紧密、交流更加频繁的平台,打通了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冷畅俭说。
在德州,农学院李勇老师深入(齐河)小麦产业研究院和“吨半粮”示范区,实地了解小麦生产情况,提供技术指导,助力更高水平“齐鲁粮仓”建设;在烟台的苹果园里,园艺学院张宗营老师正在和果农们交流着苹果栽培种植技术,向他们讲解果树新品种的栽种、果树高接换头以及郁闭园改造等技术;在滨州,食科学院张仁堂老师调研了解了沾化冬枣的独特发展优势、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提出进一步挖掘冬枣营养成分,发展冬枣深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等诸多建议,以赋予其更多市场价值,助力沾化冬枣产业高质量发展;……
刚刚过去的暑期里,学校683名指导教师、136个学生工作队在山东省16地市,依托学校省部级科研实验室、科技小院等科技平台,以服务产业发展为主线,围绕省内粮食、水果、蔬菜、肉类等产业,实施学科群、集团军作战,他们把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落到农户、长在田里、走进产业,不断延长和拓展农业产业链条,持续推动农业产业发展迭代升级,努力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在乡村振兴驿站挂牌建设过程中,在田间地头、生产一线,无论是农民,还是产业负责人,都会纷纷为学校的师生竖起大拇指,对驿站建设工作表示赞许,并期盼着学校的专家老师能常来、勤来,带着新技术、新方法来,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农业先进技术和生产指导。
“持续深入开展乡村振兴驿站挂牌建设工作意义重大,这不仅是山东农大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的生动实践,也是在服务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中‘走在前、挑大梁’的责任和使命。我们要切实发挥驿站优势,不断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切实解决农业生产‘最后一公里’难题,为建设更高水平‘齐鲁粮仓’贡献更多‘山农力量’。”徐剑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