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华中科技大学 - 《华中科技大学周报》

和父亲的约定

作者:黄本涛    
2024-11-11     浏览(98)     (0)

作者分享了他通过努力学习考上了华科大的经历,讲述了他的家庭背景和父亲的坚定支持。他也分享了与父亲的美好时光和家庭幸福的变化。

我生在大山,读书的机会来之不易。那时家里还未通路,上学要穿过丛林,我步行两个多小时,脚底常常磨出水泡。我几乎没有课外读物,只能翻旧课本,翻字典,翻糊墙的旧报纸,翻一切能够阅读的东西。

七岁那年,我第一次来到镇上。我拉着父亲走进街角的书店,看中了那本很厚的《十万个为什么》,翻了翻定价,80 元,是家里好几天的开销了,于是又把书放下了,父亲拿起书,蹲下来轻轻和我说:“想要这本书吗?”,我说:”嗯!”“那咱们做个约定,我给你买书,你要好好读书,将来走出大山去!”,我兴奋地点点头。父亲翻出一摞皱巴巴的纸币,仔细点齐 80 元,我有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本课外书。

可多年的劳累还是压断了父亲的腰。我考上了我们县最好的高中,父亲却突然病倒了,医生说他这辈子不能再干重活了。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了母亲身上,后来母亲积劳成疾,在那个夜晚永远离开了我。

那段时间我们俩像是跌入了绝境,我和父亲说要退学出去打工,父亲情绪很激动,说什么也不同意。他说:“你忘了我们的约定了吗?好好读书,走出去!”。父亲强撑着打些零工,说什么也要供我读书。我知道那点儿学费来的不容易,知道现在还能读书对我来说有多么大的意义,于是拼了命地读书。终于,我考上了梦想中的华科大。拿到通知书的那一天,从不会主动拍照的父亲破天荒地提出记录一下。于是,笨拙的我们笨拙地录了一个简单的开箱视频。

怀着激动的心情,我踏入华科大。何其有幸,我遇见一群知识渊博的老师和热心温暖的辅导员。无数谆谆教诲的课堂,无数促膝长谈的深夜,一股无形的力量在推着我向前。随着专业学习不断深入,作为一名医管人,我亲历并见证了太多太多,我深知,惟有健康,才可承载圆满。在这样一个特殊的专业上,医学、信息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我在向着成为一名复合型人才,六边形战士而不断奋斗。

那天从图书馆出来,天气很阴沉,我给父亲打去电话,他的声音有些虚弱,我知道他腰病又复发了,我告诉他:“我现在是第一名哦,我做到了你说的约定哦。那咱们也做个约定,我好好学习,你安心退休,把身体养好,等我学成归来,你得享几年福才成!”

后来,我给父亲换了新手机,还带他逛了逛校园。一向忧郁的父亲那几天高兴得像个孩子一样。我第一次感受到这个家因为我而变得更加美好,幸福在那一刻无法言说。

(作者单位 医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