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河北北方学院 - 《河北北方学院报》

图片新闻

2024-09-25     浏览(35)     (0)

本文介绍了网络安全应对之策、网络安全教育和宣传、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网络安全产业的市场前景、网络安全法律法规的建立等,包括加强顶层设计、构建网络安全保障机制、提升公众的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建立完整的生态链和加强国际合作等措施。同时强调了新时代下网络安全的发展趋势是制度体系化、技术智能化、产业生态化、治理国际化。

(上接第1、4版报缝)

3.网络安全的应对之策:加强顶层设计,构建网络安全保障机制;坚持重点突破,落实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促进教育、技术、产业融合,夯实网络安全的发展基础;强化网络安全深层意识,筑牢网络安全人民防线。参与全球互联网治理,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我国建立了网络安全事件的应急预案和审查制度,有效提升了网络安全事件的应急响应和处置能力。

4.网络安全教育和宣传:通过网络安全宣传周等活动,普及网络安全知识,提升公众的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例如,上海普陀区推出的“半马苏河·网络安全e间驿站”提供了沉浸式互动体验空间,让市民通过多种形式的互动活动深入理解网络安全的核心理念。通过举办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等活动,提升了全民的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营造了全社会共同维护网络安全的良好氛围。

5.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网络安全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例如,深信服展出了国内首个网络安全领域垂类大模型产品——安全GPT,能够为政府及企业用户提供实时在线智能值守,提升安全运营效率。

6.网络安全产业的市场前景:网络安全产业市场前景广阔,多家公司加速提升技术“含金量”。预计中国网络安全市场规模将从2023年约840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8年约1400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为10.7%。新时代,网络安全的发展趋势是制度体系化、技术智能化、产业生态化、治理国际化。网络安全制度体系化体现在网络安全法律体系的现代化建设,技术智能化体现在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产业生态化体现在构建网络安全产业的完整生态链,治理国际化体现在参与全球网络空间治理和国际合作。

7.网络安全法律法规的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制定出台,为网络安全提供了法律保障和指引。同时,网络安全国家标准体系日益完善,网络安全应急能力建设不断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