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安阳师范学院 - 《安阳师院报》

走进安师,塑造全新的自己

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陈馨菲    
2024-09-15     浏览(39)     (0)

文章描述了作者在安师开学的两天经历,包括校园风景、学长学姐的拼搏精神、新环境的探索和学习,以及作者对未来的信心和决心。


分别总是在九月,回忆是思念的愁。坐在开往安师的车中,歌手赵雷的著名作品《成都》的歌词在沉默的车厢中反复回荡,敲打着车上每个人的心神。

少年隔着黑压压的车窗,看着窗外一闪而过的风景,心中思绪万千,恰似南唐后主李煜曾言:“剪不断理还乱。”不禁想起三个月前奋力拼搏的自己,那时的少年豪气干云,也曾笃定地在难以攻克的数学复习资料的首页写下: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也曾坚定地立下百日誓言:有一种奇迹,叫做一百天。灼灼岁序,恰似晨露。三个月的时光转瞬即逝,什么都变了,什么又都没有变。心中那股豪气那股不服输的劲一直都在。慢慢地,耳边的歌声被车窗外的喧闹声所取代,窗外的风景也由棵棵耸立的树木转换成了车水马龙的市区。思绪也由三个月前转到了九月七日———报到第一天。“到了!”哥哥开心地说,白色小轿车停在了安师新校区新大门的树荫侧,拿出带有家的独特气息的行李,视线被一抹红吸引过去,“马克思主义学院欢迎2024级新生”

刹那间,脑海中浮现出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词条,红色,多么具有感染力啊!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指导下,五星红旗势必会长久迎风飘扬。想到自己未来要在如此神圣的学院学习,我就感到自豪,那份努力学习回报国家的决心就更深了。

目光环绕教学楼一圈,那座与甲骨文相关的雕塑格外引人注目。身为文科生的我,高中学习的知识此刻又在脑海中翻涌。殷商时期,古人在龟甲兽骨上篆刻因形生意的字体,时代的列车不断奔腾向前,后人得以以这些文字去发掘三四千年前的历史,切实践行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的历史箴言。我不由得被安师厚重的文化底蕴所触动,心中更加坚信了到安师读书是个正确的抉择。

行走在安师的校园中,初来乍到,一切都是陌生的,在校园里摸索了好久,但我和家人也并不着急,正想着趁此机会熟悉熟悉校园,可接下来所见到的场景却令我频频震惊与感动。放眼望去整个明园,随处可见是那五颜六色的凳子,视线随意转换,每看向一处教学楼,窗边永远都是书籍,再走近些,听到了也看到了,学姐学长无一不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那声音不似小学齐读课文时的朗朗诵声,相反的是,是急促是反复,学长学姐在这一遍遍枯燥无味的反复中一次次崩溃一次次重振旗鼓,去搏一个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每看见一个努力学习的学生,我内心想要像他们一样刻苦的决心又坚定了一分。

做完报到工作后,我和家人去了弦歌大道校区,棵棵挺拔粗壮的梧桐树生长在道路两侧,为校园增添了一丝绿意,抬头便看到了大名鼎鼎的逸夫图书馆,文鼎广场的空旷衬得图书馆更加雄伟威严。只欣赏了几分钟,便被校园卡军训服等事召回了思绪。办完这些,我和家人不免有些劳累,视线左移,玉兰花园的座椅散发着希望,于是,我们满身疲惫地走向了那长满艳丽花朵的园地,清新的空气、诱人的花朵无一不抚慰着赶路人的满身疲乏。一切报道工作完毕后,母亲转身离去,仿佛彼此仿佛都怕悲伤的情绪蔓延,我与母亲各自朝着相反的方向走去,我不敢回头,强行压抑住快要留下的泪水,那一刹那,坐车时的那句歌词,分别总是在九月才被我深深领会。可是妈妈,人生是旷野啊,孩子会穿过大雨,去懂人间的道理。请放心让我前往属于自己的人生吧,你那么勇敢善良,我很像你就不怕。

开学的这两天大家都格外的忙碌,为各种事物在两个校区间反复奔波。大学如一个微型社会,需要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这两天里我和许多学长学姐展开了交流,如何办理校园卡,了解社团,摸索后营……一次次的交流使我变的更加勇敢自信坚毅,也让我懂得大学,机会都是自己争取得来的,自信都是干出来的,不要害怕接触新事物,新事物中既有挑战也有希望。

走进安师吧,去看挺拔的梧桐,去赏流苏湖与海棠湖,去品学长学姐拼搏的精神,去悟甲骨文深厚的历史底蕴,不断学习不断前进,在新的学校新的环境中探索全新的自己!正如开学典礼时孔校长说的那样:大学不是停泊的港湾,而是新的起点,慢进则退,不进则废,新学期新征程,努力去遇见更好的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