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鲁东大学 - 《鲁东大学校报》

当好新时代高校毕业生就业“护航者”

作者:王桂清    
2024-10-30     浏览(57)     (0)

高校毕业生就业关系学生个人价值、民生福祉和社会发展大局,既是学校办学的生命线,也是衡量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尺。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阵地之一,也是“三全育人”的重要环节。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一线工作者,应该躬身力行、甘于奉献,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助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练好内功,夯实就业政策基础

作为高校一线就业工作人员,应聚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做实做细有温度的就业指导服务。要系统学习了解最新的就业创业政策以及教育部、山东省关于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同时,紧密结合就业工作实际,加强理论研究,积极参加就业创业工作培训,为开展就业服务工作打好理论基础。要身体力行,当好就业政策的宣传员,宣传解读好国家和地方出台的社保补贴、吸纳就业补贴等就业政策,努力成为学生就业工作的“百事通”,帮助毕业生充分了解各项促就业优惠政策,用活用好政策红利。

躬身践行,搭建供需对接桥梁

用好“互联网+就业”新模式,结合“访企拓岗”“万企进校园”等活动,积极引导用人单位、毕业生、辅导员注册使用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善于通过学校就业信息网及时收集、审核及推送各类就业信息和就业政策。要主动走访用人单位,积极与地方人社、教育部门对接交流,组织参与各类校企、校地座谈等活动。要组织实施好选调生、“特岗计划”“三支一扶”等基层就业项目,努力拓宽毕业生基层就业空间,激励引导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就业育人,做实就业指导服务

通过组织开展职业体验、社会实践等活动,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同时,尊重毕业生的时代需求、个性化需求,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就业指导服务,真正把就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作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重要内容,引导学生学会“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找准定位,踏踏实实实现人生理想。结合大学生职业生涯课程,组织开展好职业生涯体验、简历门诊等指导服务,帮助毕业生提升就业竞争力。要建立就业困难毕业生群体帮扶工作台账,全面掌握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残疾等重点群体的基本信息,建立帮扶台账,以“时时放心不下”的心态,常关怀、多帮助、勤调研,落实教育部让每一个有就业意愿的毕业生就业的重要精神。

数智赋能,推动就业服务提质增效

做好新时代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需要依托信息化和大数据,不断提升就业工作人员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能力。通过定期采集分析学生在校期间的求职意向,系统掌握毕业生求职需求,推动实现岗位精准推荐。同时,加大职业测评、简历优化等智能系统的应用,为学生提供求职实战训练。加强对用人单位招聘计划、毕业生求职意向、单位对学生满意度等方面的专题调研,深入分析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需求,系统掌握就业质量、用人单位评价、社会认可度等信息,为学校的学科建设、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等提供重要支撑和参考。

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是高校就业工作人员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生动实践,也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检验。建设好高校全员参与、全方位推动、全要素协同的就业育人生态系统,需要每一名奋斗在基层就业工作一线教职工的积极参与和躬身力行,努力当好新时代高校毕业生就业“护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