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滨州医学院 - 《滨州医学院报》

深学细悟 勇担使命
在新征程上谱写高质量学生工作新篇章

作者:学生工作部(处)副部(处)长  郝春红    
2024-10-25     浏览(48)     (0)

文章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加强理论武装、担好育人使命、以生为本,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学生工作需凝练理论教育品牌活动,构建有机融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的重要论断,为我们全面做好学生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

牢牢把握理论武装这一关键抓手,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主动融入改革大局。要深刻认识把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的重大意义,把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与贯彻落实学校第五次党代会“13569”办学方略结合起来,把改革创新贯穿本职工作各领域全过程,不断增强改革创新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下功夫、见成效,凝练理论教育品牌活动,构建持续发力有机融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以守正创新的精神追求和扎实有力的工作业绩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科教兴国这一关键目标,进一步担好育人使命,立足深化改革全局。要坚持系统观念和问题导向,创新工作理念,优化工作模式,完善工作体系,着力破解工作中的堵点和痛点,不断推动学生工作的革新与重塑,在辅导员队伍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在推进就业工作方面谋求新增长,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上取得新成效,在聚焦学生工作特色亮点上形成新品牌,力求在保留传统优势的基础上,以更加开放、灵活和前瞻性的视角,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成长诉求。

牢牢把握“以生为本”这一关键原则,进一步明确发展路径,奋力开创改革新局。要从学生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核心目标,持续推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入脑入心”、学生日常教育管理“严细深实”、心理健康教育“暖心共情”、学生资助工作“精准到位”、就业服务保障“提档升级”、学生社区建设“提质增效”、国防教育工作“有声有色”、辅导员队伍建设“过硬有力”,大力推动更多学生在医药事业发展中彰显滨医学子担当,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