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滨州医学院 - 《滨州医学院报》

学深悟透 实干笃行
推进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作者:研究生处副处长  胡威    
2024-10-25     浏览(123)     (0)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强化顶层设计、机制建设和资源汇聚,继续推进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摘要:加强学科引领,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深化实施“344”工程,精准施策提升学位点建设水平,深化落实研究生分类培养,深化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深化产教科教融合改革。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新时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总目标和行动部署,为我们擘画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蓝图、新举措。全会明确提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着力加强创新能力培养,为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深刻认识把握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部署要求,坚持学科引领,优化人才培养结构。下一步,我们将强化顶层设计、强化机制建设、强化资源汇聚,准确研判形势,抓好提质增效,继续推进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是深化实施学科建设“344”工程。分类分层动态开展学科建设,做到突优势、强特色、育新兴,实现学科发展的新生态优势。精准施策、科学建设,通过强化省重点实验室建设、加强研究生联合培养等措施,提升学位点建设水平。

二是深化落实研究生分类培养。学术学位研究生注重提高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专业学位研究生注重提升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继续深化课程改革,以课程思政建设为基础,引育智慧教学课程,加强开放办学,引进国际融合课程,积极开展研究生示范课程核心教材建设工作,突出研究生课程的前沿性、创新性。

三是深化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紧紧围绕我省科技及医药卫生和健康产业发展需求,加强基础与临床的深度融合,发挥多学科交叉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颠覆性技术创新优势,积极探索医科与其他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推进“医学+X”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创新拔尖人才培养。

四是深化产教科教融合改革。打造“现代产业学院群”,深度开展校企协同育人改革,完善产教融合育人机制,发挥企业和科研院所重要作用,推动大企业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办学,推进产业学院建设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