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在古时,人们在月圆之时向月神祈祷,祈求幸福圆满,赏月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到了现代,中秋意味着忙碌了大半年的人们能够回家与家人团聚。是大家围坐在一起举头见天上的满月,回头低眸便是日夜思念的人;是远行之人踏月而归,不惧山高路远,只为享一刻团圆。
秋风带着丹桂的馥郁吹散了夏日的燥热,没有了阵阵蝉鸣,却多了燕子南徙的身影,仿佛在提醒在外漂泊的人啊,该回家看看了。苏轼曾吟:“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脍炙人口的诗句却蕴含着独属于中秋的浪漫。月圆之夜,亲友举杯,敬的是过去种种,迎的是未来圆满。
中秋寓意着思念。一轮明月寄相思,花开花落几人知。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月亮再亮,洒下的月光也终究是清冷的颜色。人们望着月色,是否也会思念远方的亲人,是否在怀念逝去的 故 人 ,是 否 又 在 想 念 远 走 他 乡 的 友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海上月又是天上月,思念之人也终会成为眼前人。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思念,我们才会更加珍惜团聚的时刻。人生更是如同月亮一样 ,有阴晴圆缺,我们在经历这些变化的同时,才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思念的意义。
中秋寓意着圆满。就像央视所说:“走了那么多地方,最圆的月还是在家的方向。”初秋的夜空依然澄净,云朵们似乎也害怕阻挡了月亮的圆满,纷纷四散开来。于是圆满的月亮散发着温柔的月光照在了团圆的桌上。桌旁或许坐着幸福的一家三口,年轻的父母抱着天真的孩子,娓娓讲述着嫦娥的故事;或许坐着忙碌了大半天的老人,终于等到儿女归家,牵着他们的手,关切地嘘寒问暖;或许坐着相爱已久的情侣,手牵手望着天上的明月,许下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承诺。有太多太多的或许,但都如天上的满月象征着圆满。
中秋寓意着长久。“秋风皓月,万古不绝。”中秋日年年有,十五月月月圆。宋代苏轼曾写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啊,“人长久”是一个多么美好的词汇,长久是永远幸福,永远安康,永远在憧憬未来的路上。家中长辈侃侃而谈的,那些月亮传说,家族的往事,就像是陈年的酒,越品越有味,越让人感受到岁月绵长。而我们望着月光洒满大地,仿佛它也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给我们温暖和力量,让我们珍惜当下,同时也带着亲人的关怀与爱奔赴更美好的未来。未来的我会越来越好,而我们会长长久久。
我们要写中秋就不能只写中秋,我们要写中秋是思念,是圆满,是长久。月亮慢慢变圆,事事也慢慢如愿。中秋的一轮圆月化为了一种厚重的精神寄托,寄托了人们美好的祝愿,代表着人们对圆满的追求。中秋之日,人间天上,共赏一轮明月。望着圆圆的月亮,哼唱一曲相思,最是光辉,而这就是最浪漫而幸福的日子。
山河远阔,烟火人间,又是一年,千里共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