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华中科技大学 - 《华中科技大学周报》

旅途中的人

作者:萧瑟    
2024-10-28     浏览(39)     (0)

本文描述作者出差期间在古都小店邂逅热情的秀娟,品尝Risotto的经历以及留下的意外之喜。作者和秀娟交换联系方式,对她的工作充满信心。尽管旅途不惬意,但作者期待未来能与秀娟相聚。

这趟半是出差半是偷闲的旅程。如果没有去景点打卡,我就会到离住处不远的一家小店填饱肚子。和惯常的连锁店完全不一样的风格,这家名叫小民家常菜的馆子,只有一块掉了色,躲在梧桐树叶背后的小招牌。

“美女,看看要吃些什么呢?”在吴侬软语之地,听到过于标准的普通话,让我不由得仔细打量着迎上前来的这位姑娘。她略施粉黛,可以说得上是眉清目秀,个子不高不矮,扎着利索精神的马尾辫。我猜她不是本地人。

一连来了三天。姑娘已经把小店的招牌菜推荐了个遍。说是招牌,无非也是些“鸭血粉丝”“蚂蚁上树”“红烧狮子头”一类的大众菜色。味道有多好,也完全谈不上。但是,这位集传菜员、服务员、前台服务于一身的姑娘,让我兴致大增。

她每天都是同一套打扮与着装。初见,我只因为她的普通话而暗自诧异。接下来,我才发现,白衬衫、灰西裤、黑色小皮鞋外加马尾辫,一边询问“今天过的怎么样”,一边一丝不苟地向我推荐“番茄炒蛋”,是她始终不变的标准化流程。

“姑娘,怎么每天你都穿的同一件衣服呢?”一张口,我觉得自己有点失礼。哪个女孩子每天不是精心打扮才出门见人?除非——

“美女,叫我秀娟。”没有一丝犹豫和躲避,我好像恰到好处地按下了“启动”键,打开了她的话匣子。秀娟正在为即将到来的远行——在新加坡某家国际酒店做餐厅服务员的工作而准备着。

我的种种疑惑立马就都能说得通了——每天如一日的打扮,是日后工作的标准要求;热情的询问、仔细的推荐,都是国际餐厅标准化的流程。

去新加坡是秀娟从旅游学校毕业后找到的第一份正式工作。至于小民,是远房亲戚开的小馆子,算是她入职前的自我修炼。

“ 要 不 试 一 下 我 做 的 Risotto吧?”秀娟讲完自己的故事,收起菜单,俏皮地推荐了一道国际化菜肴。于是,在六朝古都出差的最后一天,我吃了一份由山东姑娘用中式厨具制作的地中海特色美食。

和新加坡雇主签订的工作合约为期一年。秀娟半是紧张半是憧憬,“你去过新加坡吗?”可惜,我没有办法为她多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但是,吃完了 Risotto 以后,我一点也不为她担心:“放心吧,你一定会做得很棒!”

古都的梧桐树在小民店外的人行道上遮出一大片阴凉。在这里,我和秀娟交换了联系方式。老实说,因为工作而产生的旅途着实谈不上惬意,比如现在的我,即将远行的秀娟。但不经意间,我们也会遇上暑热里的一阵清凉,留下充满意外之喜的回忆。

(作者系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