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许图老师指导学生团队创作的《赋能或剥夺?健康传播在“HPV 早知晓”中的困惑与纠葛》和《探究用血困境之谜:多因素交织下的紧迫现实》分别荣获中国数据新闻大赛山西赛区三等奖和优秀奖。其中《赋能或剥夺?健康传播在 “HPV早知晓”中的困惑与纠葛》成功入围国赛。
拨开岁月的雾,荡开历史的尘,总有些人携着种子在原野上奔跑,传播新的希望。许图老师义无反顾地走上了传播之路,她用自己专业的知识教育学生,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她用心传道授业,不仅将知识的种子播撒在学生心中,更点燃了他们对学习与探索的热情。无论是课堂上循循善诱的引导,还是课后耐心细致的辅导,她始终用饱满的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践行着教育的初心与使命。
数据新闻 健康赋能
形象生动的作品演绎着传播的艺术,探究某一社会现象背后的原因是许图老师的兴趣点。在谈及数据新闻是什么,数据又在新闻中发挥怎样的作用时,许图老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说:“在数据新闻的世界里,数据不仅仅是冰冷的数字,它们是讲述故事的载体。数据可以帮助我们讲述更加丰富和动态的故事,通过图表、交互式可视化,复杂的信息将变得易于理解,公众也乐意参与其中,公众得以更深入地探索数据,并获得更深刻的洞察。”
《赋能或剥夺》健康传播在“HPV早知晓”中的困惑与纠葛》这部作品中,许图老师深入探讨了亲代在健康知识传播中的复杂角色,尤其是在涉及性健康和HPV疫苗等话题时所面临的双重性。这种双重性表现为“赋能”和“剥夺”两个看似对立但实际共存的面向。
“赋能”体现在通过健康传播,亲代能够获得有关HPV及其疫苗的科学知识,并在家庭场域中承担起教育者的角色。健康传播可以帮助亲代更好地理解性健康的重要性,进而向子代传递相关知识,支持他们做出科学的健康决策,这一过程赋予了家长对健康话题的主动性,因此称之为“赋能”。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亲代也可能成为“剥夺”的角色,主要源于在性知识的代际沟通中常见的尴尬和无所适从。经实际调查发现,许多家长尽管知道HPV疫苗的存在,但却很少主动带孩子接种。其原因在于两方面:首先,亲代普遍缺乏性教育方面的知识储备,无法应对孩子提出的相关问题;其次,深受传统观念影响的亲代缺少与子代探讨性健康话题的经验和技巧,羞耻感使他们在沟通中感到拘束。这样的困境实际上限制了亲代与子代性相关知识的传递,又阻碍了子代的健康决策落实,因此称之为“剥夺”。
这种从赋能到剥夺的过程,实际上反映出健康传播中亲代对子代的双向作用——亲代既能帮助子代获得必要的知识,也可能因传播过程中的种种障碍导致沟通的中断或信息的扭曲。因此,健康传播可以成为打破这种困境的关键力量,通过科学知识的普及,消除因信息匮乏而导致的恐惧与误解,减少亲代对“性”的避讳,健康传播的目标应是赋能而非剥夺,这种赋能的过程可以逐渐取代剥夺的风险,使健康传播真正成为连接代际沟通的桥梁。
求学之路奔赴热爱
许图老师的求学之路跨越多个学科。她本科就读于山西财经大学英语专业,毕业后到英国攻读了大众传播学的硕士研究生,工作后她又继续深造,选择了艺术管理专业的博士。学术之路上,她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也在不断地探索,她认为,不同学科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内在联系,让她能够从多个维度理解和诠释复杂的社会现象。
许图老师的言谈中深深透露出了她对新闻传播的热爱。谈及新闻传播最吸引人的地方时,她陷入回忆:“我读本科期间,有一次我去找我同学去玩儿,我同学在天津工业大学读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我就跟着她听了一节课的《传播学概论》,当时我就觉得这个课挺有意思的,然后就对这个学科产生了兴趣。”老师说:“传播最有魅力、让我最感兴趣的地方在于它给我提供了一种理解世界、认识世界的全新视角,且让我对所处的社会有了更深刻地认识。比如,李普曼提到的‘拟态环境’(pseudo-environment),让我意识到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并非直接来自现实,而是通过媒介传递的信息进行的间接建构。人们往往是通过媒介所塑造的世界去理解真实的社会现象。通过传播学的学习,我逐渐观察到媒介如何塑造社会舆论、影响人们的行为决策,这让我对信息流动和社会互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她还提到,传播学不仅仅是研究媒介本身,更是探究人类交流的本质。通过它,她能够触及社会的方方面面,从文化现象到政治议题、从大众娱乐到个人表达,每个领域都通过传播的方式彼此联结。正是这种多维度的探索和思维碰撞,让许图老师深感有趣。
创新探索 锐意进取
很多人对健康传播有误区,认为健康传播等同于健康宣教。许图老师认为,健康传播的重点在于“传播”本身,而不仅仅是简单的健康宣教。她指出,传播学的核心在于信息的传递方式和互动性,它强调受众的参与、信息的反馈,以及信息在不同社群和文化背景中的传播和接收,健康传播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社会互动和意义建构的过程。传播者应当把受众视为积极的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接收者,关注他们在信息接收过程中的情感反应、态度变化以及行为决策。
在健康传播领域,机遇与挑战并存。不同学科背景的人都可以参与其中,带来不同的视角和思维方式。但这个领域还需要更多的引路人。许图老师对于健康传播领域的思考兼具深度和广度,也能看出老师的坚持创新的专业素养和向下扎根的职业素养。
德育先行 精业笃行
许图老师努力将医学素养和人文关怀渗透到课程中,让学生了解医学与人文关怀的重要性。谈及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应培养的能力时,许图老师认为,学生应重点提升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时间管理能力以及专业技能。她引用校训“厚德、精业、济世、报国”,“厚德”代表道德底线,“精业”指向专业技能的精进,“济世”则要求有胸怀天下的情怀,“报国”更是要将所学知识用于国家建设,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
在教学和科研的过程中,许图老师不断践行和诠释着校训精神。她鼓励学生不仅要专注于学术知识的获取,更要注重品德修养,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和谐统一。她提倡在学习过程中将传播学与其他学科有机结合,促使思想的碰撞和创新,从而培养具备多元视角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许图老师带领着新一代学子勇攀高峰,乘着新时代的东风,在祖国的广阔天地中放飞青春梦想。她激励学生在传播学领域开拓进取,为祖国的传播事业添砖加瓦,努力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
(学生记者 杨紫绮 裴子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