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12 日下午,庆祝学校 90 周年校庆系列学术活动“青年博士教师发展论坛”理工类分论坛在崇德楼 1401 报告厅举行。校长、党委副书记于成学,党委副书记李娜,副校长于少鹏,教务处处长姜艳丽、科技处处长李惠男、人事处处长李德生、教学质量评估中心主任张迎宏、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宋阔、信息工程学院院长王克朝、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院长陶成云、食品工程学院院长卞春及各学院优秀博士教师代表和部分校友代表共100余人参加论坛。论坛由地理与旅游学院副院长孟令波博士主持。
于成学校长首先致辞,代表学校向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回到母校的校友们表示热烈欢迎,向投身学校事业发展、为建成哈尔滨大学而不懈奋斗的各位青年博士老师表示衷心感谢。
于成学校长指出,本次论坛为我校青年学者提供了一个开展学习交流的平台,一个展示学术风采的讲台,一个活跃学术氛围的舞台,希望各位青年学者围绕发展主题,深入研讨、凝聚共识,为推动学校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围绕我校博士教师队伍建设谈了三点意见:一是学校高度重视博士教师队伍建设。学校积极落实省市人才新政,大力实施“人才兴校”战略,持续强化人才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总量稳定,质量稳升,结构持续向好。二是博士教师群体是支撑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骨干力量。处于职业生涯黄金时期的博士教师是学校的宝贵财富,既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又有旺盛的求知欲和创造力,充满活力与创新精神,是支撑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骨干力量,青年科技人才已逐步成为科研主力军,一批潜心科研、成果丰硕的突出博士人才加快涌现。三是建成哈尔滨大学迫切需要博士教师作出更大贡献。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迎来崭新篇章,坚定信心,将建成大学这一目标坚持好、发展好、落实好,凝心聚力,强化使命担当,要有强烈的事业追求,真正成为学校教师队伍的优秀代表,不断推进学校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最后,于成学校长希望各位博士教师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要正确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积极推进教学科研相融相长,相辅相成;二是要正确处理好自身价值与学校发展的关系。在提升个人价值和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推动学校整体的发展;三是要正确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创造既包容个性又强调互补合作的学术生态,更好服务于学校的发展需求。
我校王晓迪、王昊宁、孙宇、姜德迅、贾贞和屈岩峰等六位理工科青年博士分别带来了《基于遥感技术的大庆湖泊群水环境研究》《犬瘟热病毒的全球进化动态历史》《浆果微波干燥过程多物理场仿真模拟》《面向黑龙江乡村振兴的松花江流域水质检测技术》《木质基仿生变色发光复合材料的可控构筑》《磁性固定化辣根过氧化物酶脱除玉米赤霉烯酮的研究》主题报告。
在每个学术报告结束后的互动交流环节,与会博士纷纷就各自所感兴趣的学术问题与报告人进行了探讨,其中更不乏各学院返校的校友们,就学术研究方向、行业产业发展趋势、未来新兴市场需求等问题与报告人进行交流,这些交流和探讨为与会博士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启示。
作为建校九十周年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学术论坛集聚全校青年博士进行科学探讨,促进学术创新与学科建设,旨在为我校搭建了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与研讨平台,聚焦学术前沿,持续推动各学科跨界、交叉、融合发展及青年学者成长,不断激发和释放创新活力,有效推进我校“人才兴校”
“科研强校”战略和青年学者、博士交流互动,极大地开阔我校教师的学术视野,对促进学术交流、思想碰撞、激励学术创新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科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