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贵阳学院 - 《贵阳学院报》

胸怀天下立己达人

作者:■2023 小学教育 杨秋香    
2024-05-31     浏览(32)     (0)

文章讲述了青年一代应该树立远大志向、培养良好品德、承担时代责任,将个人理想融入时代发展脉搏,厚植爱国主义信念,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将个人理想融入时代发展脉搏,将小小萤火汇聚成无愧时代、无愧国家的日月光辉。青年应从身边小事做起,立己身,孝父母,敬师长,爱家乡。

穿越时光隧道,我寻着声音来到明末清初的思想辩论场,听到亭林先生铿锵有力地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策马扬鞭长途跋涉找到横渠先生,看到他在晕黄的宣纸上留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学术抱负。我划一叶孤舟沿湘江漫游,看见屈夫子在江边因“哀民生之多艰”而“长太息以掩涕兮”。

我乘着祥云回到当下,不禁对自己的见闻心生感慨。古之圣人,位卑未敢忘忧国,无论是仕途顺意还是被贬他乡,心中理想抱负之烈焰从未被熄灭,志之所向:胸怀天下,立己达人。圣人已作古,但思想永流传。对国之爱,对民之忧,对人生之思,对天下之责,需要每位中华儿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唯有如此,“中华号”之巍巍巨轮才能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少年应有鸿鹄志,当骑骏马踏平川”,今日之青年当立大志。

纵古观今,凡成大事者必有其大志。苏秦志学连横之术,以锥刺股勤奋苦读,最终兼配六国相印;刘基立志让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辅佐朱元璋平定天下,自己为官造福一方“,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是世人对他的高度评价;袁隆平院士久久攻关,让国人把饭碗牢牢地抓在自己的手上;陈祥榕烈士立志当兵,为了祖国山河寸土不让,把19岁的生命留在了边疆。志向,能够让我们在喧嚣的世界中找到前行的方向,并为之奋斗,使之实现,让人生的价值得到充分地彰显,以小我之劳筑大国之梦。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今日之青年须明大德。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始终放在第一位。正所谓“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若我九州亿万人民皆能以德修身,以德立人,国民素质何愁不高?社会何愁不谐?国邦何愁不安?我青年一代,使命在肩,在接受教育时既要精学专业知识,又要涵养道德品质,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修炼好自己的心学。要坚信,德才兼备方能在日后的道路上行稳致远;须明知,当涵养德行蔚然成风我们的社会必以和为贵。

“征程万里风正劲,策马扬鞭正当时”,今日之青年须担大任。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担时代之责,在诸葛亮眼中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范仲淹眼中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周恩来眼中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在中国军人眼中,是“党旗所指,军旗所向”……他们一生将天下入怀,以天下之责为己任,成为中华民族的脊梁。先人为榜样,后人学鉴之。我们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生逢盛世,自当有所为,方能不负盛世。当祖国有托,我们要毅然挺起坚实的肩膀,用奉献与责任绘就新时代青年的青春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成就一番事业。”新时代青年要厚植爱国主义信念,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将个人理想融入时代发展脉搏,必能将小小萤火汇聚成无愧时代、无愧国家的日月光辉。今日之青年,要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要胸怀天下,无愧时代。若觉以身报国于学生之我过于宏大,可从小处着手,立己身,孝父母,敬师长,爱家乡……将身边细微之事尽善尽美者,必是大才。

心有所向,路必不远;赤子其人,寸心如丹。青年似朝阳,为九州大地普照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