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学院2022级 徐郝轩
编者按 心理健康不仅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状态,也对个人的情感、心理和社交生活产生重要影响,关系到青少年的成长和万千家庭的幸福。因此,更值得我们去关注和重视。本报开设“心灵驿站”栏目,欢迎师生在这里讲述心理故事,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进行心理交流,让心灵沐浴阳光, 让生活更加美好。
在2023 年山东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月展示活动评选中,我们拍摄的作品《孤岛》获得心理健康主题宣传作品三等奖。这部影片讲述了一名学生因遭受校园欺凌而陷入抑郁状态,朋友不同的安慰方式产生了不同的效果,最终在朋友的同理力量以及自己的努力下成功恢复正常的故事。
我们作为一名心理学专业学生,更能明白校园欺凌不仅会造成身体上的创伤,心灵上的创伤更是难以愈合,甚至会影响受欺凌者的一生,拍摄影片的初衷就在于此,从心理学专业的角度,呼吁大家拒绝校园暴力。
本影片展示的是直观暴力的肢体冲突的欺凌形式,现实中的欺凌并不局限于此,它还包括通过侮辱、威胁、恐吓、孤立等其他可能被包裹起来的形式。本片为了塑造形象,夸张了施暴者的外表,但现实生活中的施暴者可能并没有这么明显的外表特征,反而可能隐藏在老师、家长眼中“好孩子”外表下,所以我们拍摄这部影片的目的之一便是呼吁大家要重视校园欺凌,真正花费一点心思关注自己的学生、孩子,将校园欺凌扼杀在摇篮里。
其次,学生受到欺凌后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创伤,这会根据欺凌程度不同以及受欺凌者的自身因素而产生不同的影响,包括其情绪、性格、行为等方面。真实生活中的心理创伤可能并不像影片中那么容易修复,它需要被欺凌者花费很大的时间、精力,一遍遍反复咀嚼,在朋友、家人、老师或心理咨询师的悉心帮助下才能走出来,也有些被欺凌者可能会选择抑制,从而导致此次心理创伤深深隐藏在心里,影响后续的生活。
本片还想强调的一点就是帮助情绪低落以及受到心理创伤的朋友、孩子时应注意方式方法。一花一世界,我们要先进入他们的内心世界,真正弄清楚他们需要的是什么样的帮助,通过他们所能接受的方式帮助他们,而非想当然地让他们跟着我们自己的步调走,否则容易适得其反。当然,我们帮助别人时也不要有太大的压力,因为最终走出黑暗的路是他们自己发现的,我们只是跟在他们身后,让他们知道自己并不孤单。
最后,还想再分享一点如何恢复的经验。尼采有句话:“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我们可以选择一个目标,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就像弗兰克尔说的“个人一旦成功地找到了意义,那他不但会感到幸福,还会具备应对磨难的能力”。这会激发我们的内在动力,帮助我们走出来。
请每一位心情低落的人都记住,你并不是一座孤岛,总会有人想要帮助你、试图理解你,请继续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