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湘南学院 - 《湘南学院报》

解放思想 守正创新 做敢担当、负责任的行动主义者

作者:□党委委员、副校长 高守平    
2024-03-31     (0)

该文主要谈了在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后的思考和体会,强调了解放思想的重要性,指出当前高校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用好解放思想这一法宝,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展现新作为。同时,文章还谈到了学科建设、资产管理绩效管理、财务工作等方面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了相应的思路和措施。

今天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聚焦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解放思想、敢闯敢试、改革创新的重要论述,对我们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强化责任担当、推动工作落实、提升育人实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将结合分管的工作,谈两点认识和体会。

一、解放思想是当前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是落实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我们适应新形势、认识新事物、完成新任务的根本思想武器。要求党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点,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挥历史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清醒认识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和不变,永远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锐意进取,大胆探索,敢于和善于分析回答现实生活中和群众思想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

解放思想是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需要。党的二十大报告第一次将科技、教育、人才合在一起,以科教兴国为主题单独成篇进行系统阐述和全面部署。三者中,教育是先导性、基础性的。今年1月召开的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高质量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要深刻认识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这个硬道理的重大意义,主动发挥高等教育在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科技创新、社会进步、文化繁荣中的职责功能。从全球视角来看,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迅猛发展,一国对创造力、创新力的培养和投资,已成为保持领先的重要密码,而创造力和创新力依赖于人才,根本要依靠教育,因此高等教育的水平和服务发展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的发展水平和潜力,决定着一国在世界强国中的竞争力。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必须在服务高质量发展中补短板、锻长板,跑出“ 加 速度”,助力国家发展抢占先机。

因此需要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需要解放思想、敢闯敢试、大胆创新,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需要以思想破冰引领改革突围。只有用好解放思想这一法宝,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我们才能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展现新作为。

解放思想更是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邹宏如书记在今年工作部署会明确指出“解放思想也是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通关的第一个密码”。

二、解放思想要把握的几个重点

解放思想不是脱离实际的异想天开,也不是闭门造车的主观想象,更不是毫无章法的莽撞蛮干。邓小平说:“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发力:

一要在思维方式上有大的转变,从固有的思维定势、工作惯性和路径依赖中解放出来,大力摒弃“守摊”和“套路”思想,大力倡导和树立“改革、创新”“发展、突破”理念。首先就是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掌握运用这一重要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在武装头脑中解放思想,在紧跟党的理论创新步伐中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落实省委十二届四次、五次全会决策部署。强化上级文件政策学习,做到学深悟透,在充分解读和理解的基础上,主动争取最优化的政策支持。

二要在推动发展上有大的力度,紧盯当前我校高质量发展存在的问题和短板,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以难题的解决、瓶颈的突破,推动工作的开展、任务的完成。

三要在重点改革上有大的突破,聚焦今年部署的系列改革任务,大力开展改革攻坚,坚定破除一切制约发展的体制障碍、制度藩篱,不断激活发展的新动能。

四要在精神状态上有大的提振,树牢履职尽责、实干担当的鲜明导向,心无旁骛抓落实、一心一意促发展,全力以赴完成好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三、做敢担当负责任的行动主义者,推动实践创新

“思想破冰,重在行动。”要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紧紧扭住解放思想的“总开关”,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坚决破除陈旧观念、祛除落后思想,以思想破冰的实际行动,激发干事创业的活力、动力。

(一)学科建设要在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提升学校社会影响力上推动创新

一要苦练内功,提升学科建设水平。立足实际、服务需求、强化特色,坚持整体规划、分层建设(省级应用特色学科、校级应用特色学科、校级应用特色培育学科三个层次)、重点突破(师范提质、医学提标、工科提速),围绕服务好国家重大战略和湖南“三高四新”美好蓝图、郴州“1221”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要求,打造一批优势特色和交叉学科(如借郴州打造锂电新能源产业集群之机,整合化学工程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等学科资源,加强交叉学科建设,有效参与锂电新能源有关的各项产学研工作当中),同时实施学科筑峰战略,加快建设富有我校特色的应用特色学科高原高峰(如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临床医学、药学四个省级应用特色学科),确保学校整体办学实力显著提升。

二要外树形象,提升学校社会美誉度。随着人口红利的消退,高校间竞争日趋激烈。我们必须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对照软科排名第375~459名的高校以及新一轮申硕要求,我校在办学规模与层次、师资规模与结构、重大项目与成果方面处于前列,但在学科布局与水平、办学资源、服务社会能力、高端人才和国际竞争力方面,尚处于中等水平,特别是在人才培养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我们必须按照申请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的要求和条件,进行全面自查,正视我校在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团队、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成果奖、高水平科研项目等方面的不足,以求真务实的态度,查找差距,制定措施,迎头赶上。

(二)全面推进资产管理绩效管理,建立资源配置和资产有偿使用机制

学校资产管理面临历史遗留问题和高质量发展的新挑战,只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有效推进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不断突破难点困点,才能保障学校高质量发展。

1.目前学校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是资产管理意识淡薄,个别二级单位和个人对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缺乏主人翁意识,只想“占”不想“管”。二是管理(综合管理部门、归口管理部门、使用部门)边界不清晰,制约了国有资产管理工作高效有序的运行;三是资产配置、使用没有集体决策,缺乏长远科学规划,配置布局不尽合理,有重复购置的现象;四是资产的有效使用缺乏考核机制,对资产集中管理、调剂余缺、物尽其用、资源共享等方面考虑得不多;五是二级教学单位公用房资产占有不均衡,学校层面缺乏定额配置、动态管理、有偿使用的教学科研用房管理办法。总之,思想上的旧观念造成了“重资金、轻资产”“重购置、轻管理”等现象,致使学校资产未充分发挥其效益。

2.全面推行资产管理绩效考核管理

认真贯彻《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全面执行《湘南学院资产管理绩效考核管理办法》,以资产管理绩效考核为抓手,充分发挥绩效评价“指挥棒”作用,加强绩效考核结果运用,将资产管理绩效考核纳入学校当年综合绩效考核,形成有效激励约束。出台绩效考核结果与资产配置挂钩实施细则,强化资产配置与预算编制衔接,从严审核新增资产配置,缓解部门、单位之间资产占有不科学不均衡状况。

盘活闲置资产,促进资产调剂和共享共用。鼓励资产使用单位通过存量资产挖潜增效、修旧利废,延长资产使用年限;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内部控制机制,强化职责分工、密切协调配合,形成管理合力,提高各二级单位对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推进学校资产公物仓的规范管理,积极申报湖南省行政事业性资产管理公物仓创建活动,抓住机遇,力争成为湖南省首批公物仓创建示范单位,扩大学校影响力。

3.建立资源配置和资产有偿使用机制

一是要转变从“无偿配给”到“有偿使用”的观念,二是出台《湘南学院教学科研实验用房使用管理办法》,依据国家有关政策,参考兄弟高校先进做法,按照定额配置、动态管理、有偿使用的原则,以二级学院、学科和专业发展水平、实际贡献和发展需求作为学校资源配置的衡量标准和投入力度为基本依据,对超过定额部分按相应比例缴纳资源占用费。

(三)财务工作要保障学校高质量发展

在资金筹措方面:积极开源,进一步加强与上级主管的沟通,强化项目申报、增资立项工作;积极争取中省专项资金及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资金支持,力争基本建设资金不少于3500万元,专项经费3000万元。进一步加强引导校企合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办学;加强各类合同租金及时催缴,确保学校国有资产有偿使用的租金收入应收尽收(截止2024年7月到期共计16个门面,目前欠费1693533元);积极开展专项债的申报工作;积极联系社会优秀资源的捐资办学工作;与相关职能部门进一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等为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的顺利推进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加强资金使用效益考核,形成“花钱必有效、无效必问责”的绩效考核机制。

进一步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让数据多跑路、师生员工少跑腿,便利全体师生员工开展缴费、预算申报、报账、财务查询等各项财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