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马克思主义学院十四位思政课教师参加了由黑龙江大学承办的,以“多彩龙江,向北开放”为主题的研修活动。研修过程围绕“不忘初心,勿忘国耻,兴我中华,多彩龙江,向北开放”展开,既有高水平的理论教学,又有实地参观考察,参与人员收获颇多,感想丰富。
深刻认识勿忘国耻、知耻而后勇的时代价值
研修人员参观了侵华日军七三一部队罪行遗址、陈列馆和中东铁路记忆馆。侵华日军七三一部队罪行遗址位于哈尔滨市平房区,始建于1936年,为砖木结构建筑,主要由主楼、器材库和兵器库三部分组成,整体呈“工”字形,是七三一部队研究、实验、制造细菌武器,策划、指挥、发动细菌战的大本营,它是迄今为止世界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细菌战遗址群,这是人类痛苦的历史见证,是残酷的战争留下的特殊记忆。侵华日军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于2015年8月全面对外开放,整个展馆分为细菌战、七三一部队、人体实验、研制细菌武器、实施细菌战、毁证和审判六个板块,全面揭露了以七三一部队为代表的日本各细菌战部队反人类、反文明和反伦理的本质。细菌战是日本帝国主义推进侵略政策的产物,自1936年起,日军先后在中国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和新加坡等地陆续组建了细菌战部队,这些部队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细菌战网络。侵华日军七三一部队公然违背人类伦理和国际法,给中国人民和亚洲一些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通过参观,唤起人们“牢记历史、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进而反思战争与医学、战争与良知、战争与和平。
中东铁路1903年7月全线竣工,正式通车,西起满洲里,东至绥芬河,主干线长1479.3公里,哈尔滨至大连湾南支线长1009.9公里,全长2489.2公里。铁路不仅给交通带来了便利,更给大东北带来巨大变革,铁路通车后,铁路沿线迅速城市化,东北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很快转变为商品经济,人们的生活观念和生产观念也加快发展,一条大铁路改写了整个东北的发展史。这里也成为近代中国工业化项目成功的一个案例,为中国社会和经济近代化进程提供了机会,奠定了基础。这里也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去苏俄寻求救国救民、学习马克思主义最便捷的红色通道。然而,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帝国主义国家在东北的争夺和战争,中东铁路成了帝国主义国家掠夺财富、屠杀人民的工具,给东北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中东铁路见证了东北所走过的曲折历程,也见证了中国人民为争取独立自由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和所付出的沉重代价,它的诞生和运行,是外国列强强权政治的产物,也是弱国无外交的体现。建国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中,中东铁路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社会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参观,更加坚信我们的国家会更强大,人民的生活会更美好。
更加坚定对民族精神的坚守
研修人员参观了三五国防文化博物馆、抗日烈士赵尚志、赵一曼纪念馆、第四野战军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东北尤其是黑龙江省,不仅环境优美资源丰富,更是红色的沃土,丹心碧血照青史,白山黑水话英烈。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涌现出一大批革命先烈和英雄,他们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做出了巨大贡献和付出巨大的牺牲。在东北14年的抗战中,涌现出像杨靖宇、赵尚志和赵一曼等抗日烈士,他们坚贞不屈,英勇无畏,同仇敌忾,浴血奋战,同日寇做坚决的斗争,以至于献出自己的生命,他们用鲜血和生命奏响了气壮山河的反抗外敌入侵的英雄凯歌,谱写了惊天动地的抗击外敌传奇史诗,铸就了彪炳千秋的东北抗联精神。他们死得其所,惊天地泣鬼神,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也是我们民族复兴路上必不可少的精神支撑。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不顾人民渴望和平的愿望,于1946年悍然发动内战,把东北拖入了内战的硝烟,党中央果断提出了“向南防御,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由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联组成的人民军队应运而生,这支涌动着英雄血液的英雄部队进军大东北,为赢得全国解放建立了坚实的大后方,他们背靠厚实的黑土地,在血与火的洗礼后,实现了浴火后的重生,为全国解放事业和建国大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这支传奇的部队名将辈出,开国将帅多达521人。在黑龙江三五国防文化博物馆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前线指挥部旧址,深刻领略了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和民族精神,体会到“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的真正内涵。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需要英雄的精神,需要更多的新时代的英雄,我们一定要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
更加坚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定会实现
研修人员参观了飞鹤乳业、森鹰窗业等知名企业的创业历程。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黑龙江大学精心安排了前往哈尔滨市双城区森鹰窗业股份有限公司和飞鹤(哈尔滨)乳业有限公司,实地考察了“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在龙江企业的生动实践,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技术创新成果以及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内容,特别是亲自到车间去看去听,现代化的设备、现代化的厂房、现代化的工厂、现代化的掌握熟练技术的工人,深刻体会改造升级“老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的龙江经济建设,亲身体验龙江发展变迁和感悟时代精神。深刻认识到要实现民族振兴,需要贯彻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战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时俱进,力争走在世界的前列。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历史上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和文明,我坚信中华民族有信心有能力有智慧克服困难,重拾信心,早日完成民族复兴的伟业。
加深对中国共产党初心的理解与坚守
研修人员参观了中共六大历史资料馆。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没有被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所吓倒,勇敢地独立领导中国革命,实行土地革命、开展武装斗争,先后领导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等一系列起义,都相继失败。党内对中国社会性质和中国革命性质、动力、前途等问题存在着认识上的分歧和争议,迫切需要召开一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加以解决,再加上当时全国一片白色恐怖,所以中共六大最后于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在苏联莫斯科召开。大会一个重要特点是强化了中国共产党同共产国际的组织关系。这次大会对中国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首先提出了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十大纲领;其次为中国革命的复兴和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然后为中国革命运动奠定了正确的理论基础;最后及时地指导和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这次大会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进程,首次对中国革命基本问题有了基本正确的认识;首次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推动了中国革命道路的新探索。当然,中共六大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如把党的工作重心仍然放在城市,没有指出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性;没有正确估计和采取适当的政策对付中间阶级的两面性和反动势力的内部矛盾等,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是诞生于旧中国的战争与革命的时代,它有一个逐步成熟逐步壮大的过程,虽然这个过程较长和曲折,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始终是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并且从来没有动摇过。以史为鉴明真理,不忘初心创未来,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定理想信念,赓续红色血脉,坚持守正创新,践行初心使命,继续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此外黑龙江大学还安排了参观中俄文化交流基地,深刻感受到俄罗斯文化的魅力,深刻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参观了中国书法博物馆,亲身感受了中华书法的独特韵味和深厚底蕴,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在绥芬河的中俄国界的国门前,深刻体会到国家的庄严与神圣;参观嘎丽娅纪念馆,加深了对中俄友好的历史认知。
这次研修历时七天,走访了黑龙江的哈尔滨、尚志市、牡丹江、绥芬河等很多地方,既领略了东北白山黑水的自然风光,又领略了东北人民的热情、勤劳、勇敢和爱国精神;既了解了东北特别是黑龙江的百年历史,又了解了现代的黑龙江所承担的国家战略任务,即承担了国家重要的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国防安全等任务,收获颇丰,特别深刻认识到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极为重要的历史使命,我们要提高政治站位,努力提升自己的政治素养,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思政课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