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马丽娟)为指导和帮助2024级新生尽快转变身份,了解西译、认识西译、融入西译,以积极、乐观、进取的精神状态开启大学新生活,9月23日至10月23日,西安翻译学院围绕思想政治教育、校史校情教育、教学管理与服务、学生教育管理与服务、健康卫生教育、法治安全教育、教学制度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主题,以集中教育、分散教育、入学教育成果展等方式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新生入学教育活动,助力新生“译”路起航。
9月23日,校党委书记、督导专员栾宏以《勇担时代使命书写青春篇章》为题,为同学们讲授入学教育的第一课。在介绍了学校的发展情况后,他围绕学会立志,做志存高远、信仰坚定的“思想先锋”;学会做人,做德行并举、感恩奉献的“道德先锋”;学会自律,做自立自强、知行合一的“实践先锋”;学会劳动,做意志坚强、能力突出的“行动先锋”;学会学习,做求知问学、砥砺奋斗的“知识先锋”;学会健体,做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生活先锋”六个方面,与同学们一起探讨了如何度过充实而又意义的大学生活,帮助同学们开启了与学校共同勠发展、力前行的新征程。
栾宏首先以“作为零零后,作为最富有蓬勃力量的年轻一代,怎么立志,立什么样的志向?”的问题引发同学们的思考。随后,他以国家乒乓球运动员孙颖莎为例,鼓励同学们学习奥运健儿为国争光的崇高精神,厚植家国情怀,胸怀报国之志,勇担时代重任,在经过大学四年的积累与沉淀后,未来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建功立业,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青春力量。希望同学们要明大德,严私德,懂得感恩、尊重、包容和敬畏,扣好人生的每一粒扣子,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正、更稳、更远。
栾宏还以陕西广播电视台《全省新闻联播》主播,“五个一工程”获奖者、国家广电总局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青年创新人才、西译2007级校友耿万崇为例,告诉同学们,选择什么样的目标,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不仅要坚定目标,有恒心、有毅力,还要学会自省,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分析改进、越挫越勇。同时,他还强调了劳动的重要性,讲述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中记载的习近平总书记从梁家河村的窑洞到清华大学的课堂、从地方到中央,他始终以“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的精神,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的执著追求。希望同学们在大学阶段勤于思考、善于探索,练就扎实过硬本领,以真才实学服务人民,以创新创造贡献国家。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人生积蓄远航的动力。
最后,栾宏寄语同学们,不负党和国家的期望,不负父母和亲友的期望,不负学校和老师的期望,认真、充实、快乐地度过大学生活的每一天,并祝同学们在西译都能学有所成、梦想成真。
在校史校情教育讲座中,品牌传播部部长邱杰从西安翻译学院发展概况、创始人丁祖诒教授生平及办学思想、往日今朝、西译故事,优秀校友等六个方面详细讲述了西译37年的发展历史、文化、精神,使同学们对学校有了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从而鼓励同学们继承和发扬学校的优良传统,增强对母校的认同感、归属感、荣誉感和使命感。
讲座中,邱杰结合西译的发展历程,生动解读了西译校训“读书、做人、变革、奋进”,细致介绍了西译的历史沿革以及丁祖诒老院长提出的不做“学商”、坚持走社会主义公益性办学道路的办学思想,第二希望工程,“三个半瓶子醋”理念,无学历专才,准军事化管理和万人晨读的管理理念,“高尚教育”理念等教育思想。他希望同学们通过学习和了解西译的发展史,学会读书,学会思考,明确自己的人生意义、人生价值和认识目标,经过大学四年的历练,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能够承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在本次新生入学教育中,除了主题教育讲座,各学院还将通过举办主题班会和组织制度解读活动,专业讲座、经验分享会等活动,帮助学生全面而深入地了解我校的管理模式,推动优良校风、学风、班风建设,提升专业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