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8月28日,国家文物保护资金重点项目暨浙大城市学院长兴考古基地启动仪式在湖州市长兴县举行。浙大城市学院与长兴县人民政府签订考古基地建设合作协议,省文物局、浙大城市学院、长兴县政府领导共同为基地揭牌。
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党组成员、省文物局局长朱海闵,浙大城市学院党委书记洪庆华,副校长(主持行政工作)、党委副书记杨波,副校长金滔,党委副书记叶桂方,湖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文物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钱红梅,长兴县委副书记、代县长姜华,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高胜华等领导和嘉宾出席。
建设长兴考古基地既是浙大城市学院深化考古学科建设、提升考古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里程碑,也是长兴县推进文化遗产保护、推动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根据协议,双方秉承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协同发展的理念,围绕遗址保护、考古研究、产业人才提质、影响力提升、研学基地建设等开展合作,致力于共同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浙大城市学院长兴考古基地位于湖州市长兴县新安遗址。新安遗址于2011年被列为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为新石器时代至商周,面积约7万平方米。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浙大城市学院将联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长兴县文物保护研究所,开展新安遗址考古发掘,并建设浙江省首个本科生田野考古实习基地。从9月开始,浙大城市学院35位考古学的首届本科生,将在此开展为期五个月的田野考古实习实践。
据悉,浙大城市学院设有浙江省首个考古学本科专业,也是全国拥有考古发掘资质证书的26家高校之一。今年8月,学校获批文物硕士学位授权点。同时,学校以考古学为基础,谋划推动“大考古”学科群建设,聚焦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建设了浙江省大运河文化研究院、浙江历史研究中心、良渚文明研究中心等一批人文社科类平台,引育了中国著名考古学家、浙江省首批特级专家杜正贤等一批高层次人才,出台了加强“大考古”学科、加强新文科建设等一系列政策,初步形成了本硕贯通的人才培养路径。下一步,学校将继续深化考古学科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城院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