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陕西理工大学 - 《陕西理工大学报》

我校成功主办2024汉文化·三国历史
及诸葛亮文化研讨会

2024-09-30     浏览(57)     (0)

2024汉中汉文化·三国历史及诸葛亮文化研讨会于9月27日至29日在汉中勉县召开,来自全国50余家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文博单位的8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研讨,会议围绕两汉三国历史、诸葛亮、汉中勉县历史文化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安排可能还会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

本报讯 为纪念诸葛亮逝世1790周年,进一步加强汉文化传承发展,打造全国“两汉三国”历史文化研究高地,2024汉中汉文化·三国历史及诸葛亮文化研讨会于9月27日-29日在汉中勉县召开。会议由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陕西理工大学、中共汉中市委宣传部、中共勉县县委、勉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陕西理工大学汉中汉文化研究院、汉水文化研究中心、陕西理工大学人文学院、中共勉县县委宣传部、勉县定军山三国文化旅游风景区管委会办公室承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天津师范大学、上海博物馆、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等50余家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文博单位的8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学术研讨,汉中市委、汉中市人民政府、勉县县委、勉县人民政府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了开闭幕式并参加了相关活动。

校党委副书记谯伟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介绍了学校自建校以来研究、弘扬汉文化,尤其是近一年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开放融合发展战略采取的措施做法及取得的成效,并寄望于专家学者,通过会议交流研讨,为进一步加强汉文化传承发展,打造全国“两汉三国”历史文化研究高地,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论支撑。

开幕式上,市县相关领导,著名三国历史及诸葛亮文化研究专家谭良啸,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荣誉副会长、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生导师何德章先生发表致辞。开幕式后,大会以定军大讲堂形式,邀请南阳师范学院历史学院院长、南阳诸葛亮研究会会长高二旺,上海博物馆研究馆员陶喻之,陕西理工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汉中汉文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梁中效分别围绕论诸葛亮的家庭与家教、让智圣诸葛亮赋能加持新时代、汉中三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作了精彩的专题辅导报告,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副馆长马萍进行汉文化专题讲座评议总结。开幕式后,28日下午,与会专家学者又前往定军山、旗杆山、武侯墓、勉县武侯祠、马超墓、古阳平关等地进行了学术考察。29日上午,大会围绕两汉三国历史、诸葛亮、汉中勉县历史文化等方面进行了三场分组讨论。其中,陕西理工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付兴林、人文学院教授雷勇、副教授雷震围绕论北宋词对蜀汉人物的接受及其成因、诸葛亮归葬汉中之心态管窥等作报告,并和与会专家学者展开了热烈研讨。

分组讨论后的大会主题报告环节由陕西理工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徐向阳主持,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荣誉副会长、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生导师何德章,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牛敬飞,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学院教授、尼山学者兼孔子研究院特聘专家闫春新,勉县三国文化研究院院长郭鹏飞,陕西理工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雷勇,陕西理工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蔡云辉,分别就诸葛亮《与兄瑾论白帝兵书》撰写背景蠡测、陇右与陇上:论汉魏南北朝西北战略中的陇山意象、汉晋琅琊诸葛家族对儒家经传的传承及其道德伦理观念的践行、诸葛亮的创新精神、诸葛亮精神及其文化内涵、文化品牌的形成及塑造——以定军山为例作精彩的主题报告,西华师范大学中华档案文献研究院院长、教授金生杨进行主题报告评议。

闭幕式由陕西理工大学图书馆馆长李宜蓬教授主持。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怀成,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博士张寅潇,安康学院教授赵临龙,对三场分组讨论作小组总结。陕西理工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汉中汉文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梁中效作大会学术总结,指出本次学术研讨会对汉文化、三国历史、诸葛亮文化的研究传承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次会议围绕两汉三国史、诸葛亮文化、汉中历史文化、勉县文旅建设等方面设置了多项议题,共收到相关学术论文98篇。会议期间,专家学者们通过两场大会报告和三场分组讨论的形式开展了丰富、深入的学术交流,对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诸葛亮“忠武”爱国精神、助推陕西理工大学和汉中勉县高质量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