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背景:
客户反馈于9月23日11时56分驾车到某加油站加油。客户表示加油后在便利店付款出来一直在看发票,没注意走错车打开了别人的车门,客户称这是他的失误且给该车司机道歉了,司机无任何异议,客户又去便利店核对发票,再次出来时听到现场工作人员对同事大声地说:这个顾客好笑不好笑,开宝马的车子跟神经病一样走错车了,客户觉得这种行为是在侮辱他。
案例分析人:杨馨岚(成都公司业务经营部站场管理岗)
本案例中,客户在经历个人失误并主动道歉后,本应得到理解和包容,员工却对客户进行了不恰当的公开嘲笑和评论,缺乏同理心和服务意识,直接伤害了客户的自尊心,违背了服务的基本职业道德,是造成客户投诉的主要原因。
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强化暖心品牌形象。营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服务文化氛围,鼓励员工“由心出发”提服务。二是激活服务内驱力。建立服务类激励与交流机制,通过评价激励、树立典型,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三是优化服务培训矩阵。常态化开展“线上+线下”、内外联动的服务培训工作,提升员工服务水准。
案例分析人:雷蕾(南充公司片区服务中心规范服务管理岗)
该案例中,员工服务意识和站位不高。不但没有对客户的隐私给予保护,反而嘲笑和羞辱客户的失误,这种行为违反了服务工作的职业道德,有损加油站的形象。更深入地看,员工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客户的消费体验,大大降低了客户的满意度。
为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员工培训。开展职业道德素养和服务基本操作的基础培训,增强员工服务意识和职业道德。二是强化内部管理监督。制定员工服务标准和行为规范,管理人员现场巡查,立查立改。三是快速响应客户诉求。面对客户提出的异议,加油站要第一时间给予安抚解释,其次结合实际情况,和客户达成共识,寻求良性解决方案,避免事态升级。
案例分析人:付婷(德阳公司兰新、泰南加油站大巴长)
此案例中,员工对客户的个人行为进行公开议论,违背了服务行业的基本职业素养,损害了企业形象。我们应当以此为戒,全力降低投诉风险。
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直面问题,诚挚致歉。向客户表达诚挚歉意,并承诺立即调查处理,确保客户感受到被尊重与重视,巴长应加强监督和指导。二是强化培训,重塑形象。加强员工服务意识与职业道德培训,组织专题培训,明确服务标准与言行规范,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三是增设渠道,即时反馈。增设意见箱、在线反馈平台、张贴巴长电话等,建立多渠道客户反馈机制,鼓励客户提出宝贵意见,及时发现并纠正服务问题。
案例分析人:杨欢(凉山公司航天城加油站巴长)
本案例中员工因语言不当,对客户造成情感伤害,归根究底就是“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树得不够牢、不够深。当员工发现客户走错车,并打开了别人的车门时,应及时上前进行礼貌提醒,而不是大声议论和嘲笑。
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定期强化员工的服务意识教育培训,做实服务提升竞赛比武,全力满足客户需求,不断增强客户消费体验。二是充分发挥库站管理人员的“服务监督员”职责,随时关注员工服务中的细枝末节,及时纠正不规范言语和行为。三是设身处地换位思考,把客户当家人一样看待,做到语言文明、不伤害他人。
案例分析人:肖遥(攀枝花公司西城中心站副经理)
该案例中,因员工用带有讥讽的语气当面议论客户,是引发客户不满的导火索。原本客户上错车就已经比较尴尬,员工还进一步嘲笑,客户感到很没面子。我们应当针对此类事件,认真思考我们的职业素养如何体现?
为展现石油员工的职业素养,从细节上提升服务质量,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当客户遇到困境或尴尬时,员工应主动沟通,从自身遭遇的同类场景,感同身受,缓解客户的心情或尴尬。二是可尝试引导客户转移话题,通过聊家常、推介促销等方式,促进客户对员工职业素养的认可。三是有意“装聋作哑”,用自己的职业操守,引导客户走出困境与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