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赵诚)9月9日下午,学校召开“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主题座谈会,庆祝第40个教师节的到来。会上,校领导为从教满10年、20年、30年教师代表颁发了纪念奖牌,送上了鲜花。来自各教学单位的15位一线教师代表围绕会议主题先后发言。他们结合自己的教学、科研和学习经历,深情讲述了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执着追求。
物理与信息科学学院 邵鹏说:
"十年前,我怀揣着对知识的热爱和对教育的憧憬,成为陕科大物理系大家庭中的一员。那时的物理系仅有23位老师,却承载着全校基础物理教学与物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任。我们平均每学期承担700多课时的教学任务。如今的物理系已经发展成为物理学院,这不仅仅是名称上的变化,更是学科实力、师资力量、科研水平全面提升的体现,目前学院拥有教职工70余人,形成了一个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团队,并在2019年获批一级硕士点,不仅在基础课程教学中精益求精,更是在科研领域不断突破,多项科研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十年变化让我深刻体会到,教育的力量是无穷的,而教育家精神则是这股力量的源泉。教育家精神,是对教育的无限热爱与执着追求,是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责任感,更是以学生为中心,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感。"
"我将继续弘扬教育家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物理与信息科学学院苏庆梅说:2014年7月刚入职时,我单纯地以为教育就是简单地传授知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意识到教育的本质远不止于此。它更是一种深沉的爱与责任。每当看到学生们为一次实验的成功而欣喜,我深感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也更加坚定了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热爱与执着。十年间,我见证了无数学生的成长与蜕变。我们在相互启迪、相互成就中共同进步。十年来,在设备的调研、选型、安装、调试和使用中,我累并快乐着,感谢学校提供的开放、宽容、宽松的研究平台,让我有机会在原子分子的世界遨游,不断凝练科研方向,不断将基础研究做实做细。得益于学校实施“三项改革”政策的东风,得益于领导、同志们的关心和支持,我才可以将实验室的科研成果进行转化落地并服务企业,从刚入职场的迷茫到现在的从容成熟,收获了感动与成长,我倍感荣幸。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念继续投身于事业中去,脚踏实地探索和拼搏,和学校一起成为更好的“我们”。
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 吕舒说:
十年来,课程思政始终是我关注的重点。计算机专业的课程不只是代码与算法的教学,更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例如在讲解计算机网络相关知识时,我会引入网络安全、信息伦理等话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他们明白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要以负责任的态度去运用所学。
在学习专业精神方面,计算机领域发展日新月异,我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探索精神。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开源项目、学科竞赛等,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计算机专业的魅力与挑战。我曾指导学生参加程序设计类的竞赛,在紧张的氛围中,学生们不仅提高了专业技能,更磨砺了坚韧不拔的专业精神。
未来,我将秉持着对教育事业的大爱,为国家培养出不仅具有扎实专业知识,更有高尚品德、创新精神的计算机专业人才。
(下转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