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下午,国际陶艺学会荣誉主席雅克·考夫曼走进我校氿邑大讲堂,在图书馆报告厅作题为《艺术、工艺、设计的时间、功能和价值》的讲座。学校相关二级学院师生代表等 300 余人聆听讲座。讲座由人文艺术中心主任蒋雍君主持。
雅克·考夫曼,1977年毕业于日内瓦应用艺术学院。现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陶艺学会荣誉主席,是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荣誉和客座教授。同时,雅克·考夫曼是中国和欧洲现代陶艺交流的重要桥梁,他对东方哲学有着深入的研究。1998年,考夫曼首次来到中国进行文化交流,从那时起他的足迹踏遍了包括宜兴在内的中华大地。他认为是中国文化影响了他,并给予了他在陶艺创作中的无限灵感。他是一个在国际上非常活跃和有影响力的陶艺家,曾在日内瓦、法国、芬兰、中国、日本等不同国家参展及举行个人陶艺展。
讲座中,雅克·考夫曼用自然、幽默的语言从“我是大树还是竹子”的人生定位引发与会师生的思考。他表示,自己就如同“一根竹子”,虽没有那么深的根,生长速度也比较快,但更加容易回应当今复杂多变的生活。自己热衷于跨领域、跨文化的艺术实验,并把这种倾向延伸到他的工具、原料以及陶艺创作的异域风格。他认为,用不同的材料做出来的形状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融入作品中的不只有作者的想法,还有材料本身的感觉。材料会保留其自身的精神,但人的想法受文化、精神、情感等方面影响也会改变造型的效果,这就是“材料与人类的关系”。他谈到,陶艺创作的最终目标是艺术表达,应该从材料的制约中解放出来,在空间中不断探索材料特性、文化元素以及表达的可能性。他鼓励师生们要感受艺术创作的过程,不要带着美的固定观念去创作,可以利用一些看起来简单的,甚至没有价值的材料,但却是可以用来表达创作者感情的材料去创作。此外,杰克·考夫曼与现场师生进行了互动,并为师生答疑解惑。
讲座开始前,考夫曼还与校党委委员、副校长陈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等围绕学校陶艺人才培养、美育等方面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
本次活动由人文艺术中心、陶瓷学院、全国非遗文化传承职教联盟、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承办。(人文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