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中国交通报湖北站 - 湖北交通新闻

郧阳:全域公交惠民暖心

2024-09-30     浏览(433)     (0)

郧阳区通过优化城乡公交布局,开通公交线路73条,投入资金采购公交车辆183台,覆盖全区20个乡镇305个行政村,满足群众出行需求,提高群众满意度,助力郧阳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同时,发展“公交带货”新模式,推动乡村物流发展。

近日,十堰郧阳区条条公路交织纵横,一辆辆便捷地城乡公交从城市跨入乡村,乡亲们出行更方便了,群众获得满满的幸福感。一步一谋,打造城乡公交“一盘棋”山路崎岖难行,村庄大部分都坐落在山岭中,村民想要出村,或是外面的人想要进来都十分困难。看病、买物品、走亲戚都是刚需。其中最远的胡家营镇上红庙村离县城单程107公里,如何规划线路,确保公交通村便民利民,同时提升公交运行效率,减少空座浪费,绝不是简单的事。

“矢在弦上,不得不发”。本着服务广大人民群众“舒心、贴心、安心”出行为目标,郧阳区交通运输部门广泛听取群众诉求,全面摸排辖区城乡村公交客运情况,均衡供需,循序改善,优化城乡公交布局,打造以城市公交、出租车为主干,城区至乡镇以城乡公交线路为主线,各乡镇至行政村以农村客运为支线的公共交通客运网络。开通公交线路73条,投入资金采购公交车辆183台,其中新能源车辆154台,辐射延伸全区20个乡镇305个行政村,乡镇公交覆盖率达到100%。

“通村公交车班次增加,乡亲们坐车出行方便了!”郧阳区谭家湾镇黄畈村村民为天鸿公司送来锦旗。普惠于民,构建人文惠民公交惠民公交,公交惠民。“以前‘绕道走’,如今‘直线通’,公交车给我们带来了很大便利,特别是价格便宜,以前坐客车进城一趟票价13元,现在公交通了一趟只需6元,相比原来客运票价便宜了一半,让我们也能像城里人一样,随时随地去逛街、购物,就医、上学都方便,生活质量直线上升。”南化塘镇村民们纷纷感言。

在票价设置上,依据不同人群,合理优化城乡运输资源配置,推出“学生卡、爱心卡、寿星卡”,满足不同人群出行需求。65岁以上老年人、残疾人、现役军人、伤残军人或人民警察、革命家属、1.2米以下儿童等7类人群可免费乘坐所有公交车辆,开通公交一卡通、支付宝扫码、微信扫码等乘车业务,完善微信公众号、手机APP、电子站牌、移动支付等智慧功能,以科技手段提升服务水平,掌上公交覆盖率达100%,车载智慧报站系统正在加速推广中,百姓出行更加高效便捷。

以方便旅客为宗旨,郧阳公交推行“定制公交”,推出医院、企业通勤等“定制公交”线路2条,开通园区微循环、环湖旅游、高铁站专线等特色线路3条,积极推进“一校一策”助学公交开通。集灵活、准点、直达、高效等特点为一体,迎合了大众差异化、个性化的出行需求。

“要让普惠化、智能化、便利化的城乡公交,从‘群众期待’变成‘我们行动’,最终成为‘幸福礼单’,用现代化的设施、精细化的管理、标准化的服务,让城乡运输一体化联乡、联村、联景、联心,提高群众满意度,助力郧阳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郧阳区交通运输局主要负责人说。载客载物,畅通“公交带货”微循环郧阳区城关镇最美农村公路“泰堰线”,依托环线公交发展,让老百姓的出行便捷,也让乡村旅游“燃”起来了,带动沿线5村发展成春赏花、夏纳凉、秋采摘、冬农趣“四季四景”示范村,每年按时令季节举办桃花节、油菜花节、桑葚节、篝火晚会、农村春晚等活动,引来八方来客,网红打卡,年接待人数达20余万人次,已然成为群众近郊休憩游的“打卡地”。

公交车方便村民出行,也推进乡村物流,开启了“公交带货”新模式。

一大早,在郧阳区的县级物流公配中心,司机师傅正在将快递往公交车上装。“我既是一名司机也是送货员,每天早上7点准时发车,沿线十里八村的快递通过我这一趟车统统送到,就我这一趟车每天早上带货基本200件左右,到达网点之前会有人及时将快递送到站场”。

公交“兼职”送快递,打造运邮结合“配送网”。2022年以来,郧阳区大力夯实农村寄递物流网点基础设施建设,高规格自动化升级共配中心,镇级站点一点多能、村级网点由“一固五有”变成“六统一”。目前已形成“1+20+340”客货邮配送格局,即1个县级物流公配中心+20个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340个基层服务网点的一体化综合运输格局。打通快递物流服务“三农”“最后一公里”,畅通了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通道,实现日均上下行快递量达3.5万件,年降低物流成本300万元以上,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姜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