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推动“大思政课”实践育人,7月14日至20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一行43人前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修基地河南师范大学,开展了2024年暑期社会实践研修活动。
本次研修活动的主题是“传承红色基因砥砺育人初心”,采用了“现场研学+行走课堂”的立体研修模式,旨在让思政教师寻根中华文化,探索文明起源,振奋中国精神,增强文化自信,让马克思主义学院开设的每一门课、讲出的每一堂课都底蕴十足。
学员们前往新乡市辉县市裴寨社区,开展乡村振兴与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专题调研。裴寨村支书裴春亮为村里修公路、建学校、办医院、扶贫助学、建新村,带着村民过上好日子。在他的带领下,今日裴寨新村,旧貌换新颜。
古有愚公子子孙孙去移山,今有郭亮村现代愚公凿出挂壁出山路。研修学员们来到位于新乡辉县西北60公里的太行深处1700米悬崖上的郭亮村,村民们硬是在绝壁中凿出一条高5米、宽4米、全长1300米的挂壁公路,实现了祖祖辈辈顺利下山的梦想,也打开了郭亮村通向富裕的大门。
在红旗渠红色教育基地,学员们实地感受并领悟林县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不朽红旗渠精神;在安阳,学员们参观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及殷墟博物馆,感受中华文化的主根主源,领略中华文明长盛不衰的恒久魅力;在兰考县,学员们虔诚缅怀“全党的榜样”焦裕禄同志,深深学细照笃行“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
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在思政课中不断融入裴寨人的集体合作精神、红色太行不屈精神、当代愚公精神;弘扬“自强不已、奋斗不息”的当代郭亮精神和历久弥新的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发挥好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渠道的作用,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矢志不移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努力培养更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