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年一度中秋节的到来,象征着团圆和美满的月饼再次进入大众的视线,引起了广泛关注。近年来“天价月饼”事件层出不穷,这种现象甚至在政府推出月饼“精简令”之后仍然存在。对此笔者认为,随着大众消费观念逐渐发生转变,消费不再只注重人情,商家应聚焦于消费者需求,走长远发展之路。
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一些商家为了追求高额利润,通过过度包装、添加名贵馅料等手段将普通月饼包装成“奢侈品”。月饼过度包装在增加成本的同时也加重了消费者的经济负担,还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豪华包装的生产及处理对环境也造成了不必要的污染。
豪华包装的营销策略迎合了部分消费者的虚荣心理和送礼需求,抬高了月饼的价格。一些人将月饼作为展示自己财富和地位的工具,花费重金购买豪华包装的月饼作为礼品相送,这种风气不仅助长了奢侈浪费的不良社会现象,还可能导致社会价值观的扭曲。同时月饼被过度商业化后,其作为节日食品的本质意义也被淡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消费者的消费观念逐渐发生变化,他们更加注重质价比,愿意花钱购买口感更香甜的月饼,而不是只用于人情消费。随着消费者对月饼质价比的重视,“天价月饼”逐渐减少,平价月饼和性价比高的产品逐渐成为了市场主流。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从盲目追求奢华到注重实际价值,这种转变不仅体现在月饼市场,也影响了其他传统食品市场,促使商家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和消费者体验。
为了让月饼市场回归本真,政府应完善关于月饼包装、价格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大对月饼市场的巡查和监测力度,及时发现并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同时商家要将更多精力放在产品创新和提升质量上,注重月饼的口感和品质,简化包装设计,增强实用性和环保性。作为公众也应树立理性消费观念,不盲目追求豪华包装和高端礼品。
月饼于大众而言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承载着深厚文化内涵与情感寄托的象征。与过去较长一段时间内让中秋节“变味”的“天价月饼”不同,如今月饼市场上慢慢出现一些“简约风”包装,让人眼前一亮。全社会要共同守护和传承好这份独特的文化瑰宝,推动月饼市场甚至食品行业向更加健康、理性的方向发展。